2017高考总复习-生物练习 选修1-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Word版含答案内容摘要:

3、作果酒时温度应控制在 30左右,制作果醋时应适当降温D装置乙的排气口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可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解析两种装置都可先用于果酒的制作,后用于果醋的制作;利用装置甲制作腐乳时,应随着豆腐块层数的加高而增加盐量;用装置乙制作果酒时温度应控制在 1825,制作果醋时温度应控制在 3035;装置乙的排气口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可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 答案图表示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和都只能发生在缺氧条件下B过程 和都只发生在酵母细胞的线粒体中C过程 和都需要氧气的参与D过程所需的最适温度基本相同解析本题考查果酒果醋制作过程的反应条件等的区别。 5、关系解析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乙醇和 酸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故发酵过程都需要密闭条件。 酵母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兼性厌氧型,乳酸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 乳酸菌无氧呼吸不产生 菌种都以俄式大面包为基质进行发酵,为竞争关系。 答案选择题6(2015衡阳模拟 )果醋有消除疲劳和减肥等功效,该饮料深受广大女士的喜爱。 某果酒厂的果酒滞销,计划将生产的部分果酒“转变”为果醋。 研究人员设置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分别利用了_(填微生物名称)。 果酒制作时温度应控制在_,果醋制作时温度应控制在_。 (2)由果酒制作过程转变成果醋的制作过程需要改变的环境条件是_。 (3)乙装置瓶为发酵瓶,你认为甲、丙两个装 7、是醋酸菌先将乙醇变为乙醛,最后变为醋酸。 (4) 检测酒精的试剂是重铬酸钾溶液,条件是酸性条件,现象是溶液呈灰绿色。 答案(1)酵母菌和醋酸菌 1825 3035(2)温度和氧气(3)甲、丙乙醛(4)重铬酸钾 酸性灰绿7泡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喜欢的一种食品,但是泡菜中却含有亚硝酸盐。 当人体摄入的亚硝酸盐总量达到 .5 g 时,会引起中毒;达到 3 g 时,会引起死亡。 我国卫生标准规定,亚硝酸盐的残留量在酱腌菜中不超过 20 mg/食中的绝大部分亚硝酸盐在人体内以“过客”的形式随尿液排出,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才会转变成致癌物质亚硝胺。 针对泡菜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的事实,某中学生物活动小组设计 9、,理由是_。 制作泡菜:将实验材料分成 3 组制作泡菜,除了实验材料的重量相同外,还要保证每组泡菜的_相同。 (2)下图是该生物活动小组记录的三种食盐浓度的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与发酵天数的关系图。 根据此图所示的实验结果,请你给出制作泡菜的最佳指导意见:_。 答案(1)利用乳酸菌在无氧的环境下大量繁殖并发酵产生乳酸而制作泡菜玫瑰红对比白萝卜避免植物中色素对显色反应的干扰制作(或培养、发酵) 条件(2)用 5%的食盐浓度制作泡菜比较适合食用,但要在发酵时间达 11 天(或 9天)以后食用才比较适宜8(2015永州模拟 )传统发酵技术包括果酒、果醋、腐乳、泡菜的制作等,丰富了餐饮生活,根据下列要求回答问题。 11、过酵母菌有氧呼吸消耗氧气来实现的。 解析(1)果醋发酵的菌种为醋酸菌,属于原核生物,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腐乳制作的菌种主要是毛霉,属于真核生物,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制作腐乳的过程中,微生物在豆腐块上生长,因此其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 (2) 在制作果酒时,发酵液的 来越小,因此可以根据发酵液的 化判断发酵的过程。 (3)在利用果酒制作果醋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其反应式为:C 2 2 2O。 (4)制作泡 酶 菜时,若菜坛有裂缝,无法形成无氧环境,即使其他操作正确规范,实验也会失败,说明了乳酸菌不能在有氧条件下生活,即说明乳酸菌属于厌氧生物。 (5)在果酒、果醋、腐乳、泡菜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