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总复习-生物练习 专题专练3-8-3通过激素的调节 Word版含答案内容摘要:

3、)葡萄糖进入胰岛 B 细胞需要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协助。 葡萄糖进入细胞后,细胞经过有氧呼吸产生大量 断了钾离子通道,抑制钾离子外流,所以钾离子在细胞内积累,细胞内电位升高。 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运出细胞的方式为胞吐。 (2)结合题图信息可知,在高浓度葡萄糖条件下,谷氨酸能促进胰岛 B 细胞释放胰岛素,但 以抑制该过程。 而谷氨酸受体阻断剂,故可猜测谷氨酸通过作用于胰岛 B 细胞表面的谷氨酸受体发挥作用。 (3) 实验结果显示,加入谷氨酸后正常小鼠细胞内 荧光强度升高。 K 通道蛋白基因敲除小鼠的细胞内 K 通道缺乏,使 K 不能外流,结合第(1) 小题可知, 通道会打开,所以细胞内 荧光强度较高。 加 5、的实验思路是:将大鼠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在其下丘脑神经元周围施加适量的胰岛素溶液,另一组施加_,测定并比较施加试剂前后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浓度。 为使实验结果更明显,实验过程中应将血糖维持在比正常浓度_(填“ 稍高”或“稍低”)的水平。 (3)用高浓度的糖溶液饲喂一只动物后,每隔 30 测其血糖浓度,结果见下表。 请在下边坐标图上绘制血糖浓度变化的曲线图,并根据血糖浓度变化在同一坐标图上画出胰岛素浓度变化趋势的曲线图。 时间 / 30 60 90 120 150血糖浓度/mg)胰岛 B 细胞含有与某病毒相似的_,若人体感染该病毒,自身免疫系统在消灭病毒时可破坏胰岛 B 细胞,引起型糖尿病,该病可通过注射胰 6、岛素治疗。 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胰岛素的主要步骤:获取胰岛素 A、B 链基因,构建_,将其导入_的大肠杆菌,筛选可稳定表达的菌株。 解析本题以动物激素为考点,考查考生的实验分析能力、实验设计能力以及信息转换能力。 (1) 依题意,去甲肾上腺素对胰岛 A、B 细胞的生理作用不同,原因可能是胰岛 A、B 细胞接受去甲肾上腺素的受体不同。 (2)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胰岛素能够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实验的自变量为胰岛素的有无,故对照组应该加入等量的生理盐水。 实验的检测指标是胰高血糖素的浓度,在血糖浓度较低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为了突出实验结果,实验过程中应将血糖浓度维持在较低水平。 (3)只需将表格数据转 9、上的载体转运葡萄糖的过程不消耗 过程属于协助扩散。 (2)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胰岛素分泌增加,引起骨骼肌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能促进葡萄糖进入骨骼肌细胞合成糖原和被利用,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3)由题干信息可知,胰岛素可使脂肪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说明脂肪细胞是胰岛素作用的靶细胞。 (4)健康人进食后,食物中的糖类等经消化和吸收进入血浆,导致血糖升高,胰岛素分泌增多,促进组织细胞对血糖的利用、转化和合成糖原,使血糖逐渐恢复到餐前水平,在此过程中,血液中胰岛素浓度的相应变化是“先升高、后降低”。 答案(1)胞吐协助扩散(2)增加促进葡萄糖进入骨骼肌细胞和被利用,降低血糖浓度(3)是(4)先升高,后降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