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三化学复习课 限时集训(24)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2、不正确的是()AK(0 4BK()0 10C根据其中两个反应即可得出结论DK(,证明 弱酸B室温下,将等浓度等体积的盐酸和 液混合,若混合溶液 )c(Y)CZ 是强酸,Y 和 X 是弱酸D三种酸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ZY选择题11为了证明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利用下面的试剂进行实验: 1 氨水、体、醋酸铵晶体、酚酞试剂、纸、蒸馏水。 (1)甲用 纸测出 1 氨水的 10,据此他认定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你认为这一结论_(填 “正确” 、 “不正确”或“无法确定”) ,并说明理由:_。 (2)乙取出 10 1 氨水,用 纸测出其 a,然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 000 用 纸测出其 b,他认 4、电离出的c(H )的_倍。 (3)写出向氰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的离子方程式:_。 (4)25 时, 混合溶液,若测得混合液 ,则溶液中c() c()_( 填准确数值 )。 (5)25 时,将 a 1 的醋酸与 b 1 氢氧化钠等体积混合,反应后溶液恰好显中性,用 a、b 表示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为_。 13(2016荆州模拟)常温下,有 0.1 1 的以下几种溶液: H 2液, 溶液,液,液,液,中几种溶液的电离度(即已经电离的占原来总的百分数 )如表所示 (已知 第一步电离是完全的),回答下面问题:H 2液4 溶液4 液10% 29% 100%(1)常温下,同的表格中的几种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由 6、升高温度, 水中的电离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c(H )增大,小,B 错误;平衡常数为 K 110 7 ,C 正cH cA c10 410 10 4确;c(H )酸电离 10 4 1 ,所以 c(H )水电离 c( )10 10 1 ,前者是后者的106倍,D 正确。 B能是强酸也可能是弱酸,当 强酸时, 者恰好反应;当 弱酸时,量,故 A、C、D 合理;B 项,强碱,液的 可能小于 7,只能大于 7 或等于 7。 B、C若 强酸,c(H )0.1 1 , ,若是弱酸,因为部分电离,c(H )1,A 项正确;等物质的量的 合后,无论强酸还是弱酸,上述混合液都是呈酸性,B 项错误;同的 盐酸,无论 8、点,A 的 ,A 点与 Y 的 的点相比,起始 释后 相等,而 Y 稀释的倍数大,由此得酸性 XY,故三种酸的强弱顺序为ZXY。 1)1 的一元强碱溶液的 3,而弱碱溶液的 其不能完全电离而小于 13,故甲的判断是正确的。 (2) 1 的强碱溶液稀释到原体积 100 倍后,其 减小 2,弱碱则因稀释会促进原来没有电离的碱分子又电离出一部分 而导致小值小于 2。 (3) 因少量晶体的加入对溶液体积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故溶液颜色变浅只能是由于平衡移动使溶液中 浓度减小导致的,故以此现象可以判断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 (4)由于所给试剂中还有 体没有用到,故丁同学的方案最可能是测量 案:(1)正确常温下,1 液的 13,而 1 氨水的 10,完全电离(2)ab (2) (3)酚酞10 (14a) 1(4) (约简也对)10。2017高三化学复习课 限时集训(24)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Word版含解析
相关推荐
展示方案 方式、时间 随堂笔记 成果记录、知识生成、规律总结 基本 内容 感知 ( 根据预习情况 ),做到: 认准字形, 读准字音; 整体感知 : 写作顺序(具体化) 主要事件 主体部分 预时: 2分钟 A、 两人小对子:相互检查自研成果,用蓝笔相互评定;交流自学时遇到的疑难问题; 预时: 2 分钟 B、 六人或八人互助组:组长、 副组长主持组内的互 动,重点交流疑 预时: 5 分钟 C、
兵,善之善者也 故兵不 顿. 而利可全 将 能. 而君子不御者胜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六、课后作业 思考: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得出的。 第二课时 一、 解题 谋,计谋、谋略。 攻,攻破。 意思就是
,用笔;手,名词作状语,动手) 戴朱缨宝饰之帽。 (宝,名词作状语,用珠宝;朱缨,名词作状语,用红缨) 古今异义 余幼时即嗜学(余:古义为我,今义为剩下,余下) 媵人 持汤沃灌 (汤:古义为热水;今义指汤水) 走送之。 (走,古义为跑,今义为行走,走路) 寓逆旅(逆:古义为迎,今义为逆向,相反方向) 穷冬烈风(穷:古义为深,今义为贫穷,穷尽) 尝趋百里外(趋:古义为奔赴,今义为趋势) 日再食
染 . , 濯 . 清涟 . . 而不 妖 . 不 蔓 . 不 枝 . 香远 益 . 清, 亭亭净 植 . 可远观而不可 亵玩 . . 焉 亵 . 陶后 鲜 . 有闻 宜 . 乎众矣 君子 . . 你能读出作者的写作意图吗。 二、导入课堂,出示课题。 三、学习研讨 (一)预习检测 1.介绍作者,介绍“说”。 2.检查生字注音及学生的朗读情况。 3.提问预习
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 本班学生素质参差不齐,一部分学生底子薄,基础差,课堂上通过导入激趣引导是可以引起这一部分学生的注意力。 本课的学法主要有:讨论法 自主探究法 悬念法 四、说教学程序 (一)、检查预习,整体把握: 在学生自读预习的基础上检查生字词 撂 (li224。 o) 讷讷 (n232。 n232。 ) 忸怩 (ni?n237。 ) 憨憨
3、合成一种烃 X,此分子的结构如图所示(图中的连线表示化学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 既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又能使酸性 液褪色BX 是一种常温下能稳定存在的液态烃CX 和乙烷类似,都容易发生取代反应D充分燃烧等质量的 X 和甲烷,X 消耗氧气较多8利用下列反应不能制得括号中纯净物的是()A等物质的量的氯气与乙烷在光照条件下反应 (氯乙烷)B乙烯与水加成(乙醇)C乙烯与氯气加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