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三化学复习课 限时集训(29)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基本营养物质 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4、蛋白质 碘水变蓝的是淀粉10分子式为 有机物 Q,在稀硫酸中经加热可转化为乙醇与一种酸性物质,则 Q 的结构最多有()A6 种 B4 种C3 种 D2 种11(2016中山质检)某有机物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各项性质中,它不可能具有的是()可以燃烧能使酸性 液褪色能跟 液反应能发生酯化反应能发生聚合反应能发生水解反应能发生取代反应A B C D12制备乙酸乙酯的绿色合成路线之一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M 的分子式为 的结构简式为 的反应类型属于取代反应D淀粉与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二、非选择题13(2015海南高考节选)乙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由乙醇为原料衍生出的部分化工产品如图所示:回答 7、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产物省略) :回答下列问题:(1)工业上,由石油获得石蜡油的方法称为_,由石蜡油获得 B 的方法称为_。 (2)决定化合物 A 的化学特性的原子团的名称为 _。 B 到 A 的反应类型为_,A 到 E 的反应类型为_。 C 的分子式为_ ;F 的结构简式为 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_;反应:_。 (4)工业上制备 H 有以下两种方案: 认为最合理的方案是(填代号)_,理由是_。 答案1解析:选 D厨房中料酒的有效成分是乙醇,食醋的有效成分是乙酸,故 A 正确;乙醇、乙酸都能燃烧发生氧化反应,C 正确;皂化反应是指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其条 9、液分层,上层为油状物, 溶液分层,下层为油状液体,正确。 5解析:选 AA 项,生石灰与水反应,消耗酒精中的水,蒸馏可得到酒精; B 项,乙醇易溶于水,利用分液的方法不能将乙醇与盐溶液分离;C 项,酸性 液可将乙烯氧化为二氧化碳,引入了新的杂质;D 项,溴可将 液氧化为碘单质,而碘易溶于溴苯,达不到除杂的目的。 6解析:选 DA 项,糖类中的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B 项,苯与 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成反应;C 项,羊毛是蛋白质,它燃烧不只生成 项,溴乙烷与乙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 7解析:选 B加热既是淀粉在酸催化作用下水解反应的条件,也是其水解产物葡萄糖与新制的 H)2 悬浊液发生反应的条 11、根据反应的产物可知该反应是取代反应,N 的结构简式为粉与纤维素分子结构中的 n 值不同,即二者的分子式不同,不互为同分异构体。 13解析:(1)根据 A 的分子式,结合 A 由 化得到可知 A 为乙酸。 (2)乙酸与 生酯化反应得到乙酸乙酯。 (3)C 2 C 的分子式比较可知,C 2子中的 1 个 H 原子被取代,所以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4)E 的单体为 D,根据 D 的分子式可知 D 为氯乙烯,所以 E 为聚氯乙烯。 答案:(1)2) 乙酸乙酯(3)取代反应(4)聚氯乙烯14解析:(1)配制乙醇、浓硫酸、乙酸混合液时,各试剂加入试管的顺序依次为: H 3浓硫酸加入乙醇中,边加边振荡是为了防止混 12、合时产生的热量导致液体飞溅造成事故;将乙醇与浓硫酸的混合液冷却后再与乙酸混合,是为了防止乙酸的挥发造成原料的损失。 (2)根据各物质的沸点数据可知,乙酸 ()、乙醇( )的沸点都比较低,且与乙酸乙酯的沸点() 比较接近。 一方面,若用大火加热,反应物容易随生成物(乙酸乙酯 )一起蒸出来,导致原料的大量损失;另一方面,温度太高,可能发生其他副反应。 (3)乙酸乙酯粗产品的提纯步骤为: 向粗产品中加入碳酸钠粉末( 目的是除去粗产品中的乙酸); 向其中加入饱和食盐水与饱和氯化钙溶液,振荡、静置、分液(目的是除去粗产品中的碳酸钠、乙醇) ;向其中加入无水 的是除去粗产品中的水) ; 最后将经过上述处理后的液体放入另一干燥的蒸馏烧瓶内,再蒸馏,弃去低沸点馏分,收集温度在 7678 之间的馏分即得纯净的乙酸乙酯,故选 B 项。 答案:(1)在一支 30 大试管(A)中注入 4 醇,缓慢加入 1 浓。2017高三化学复习课 限时集训(29)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基本营养物质 Word版含解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