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三化学复习课 限时集训(37) 化学综合实验 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4、知,参加反应的 与 I 的物质的量相同。 该同学结合上述实验结论,分析了实验中加入 为 与 I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写为_。 3(2016泰州模拟)锌浮渣主要含 、 、 、 ,工业上可通过控制条件逐一除去杂质以制备超细活性氧化锌,其工艺流程如图 1:图 1请回答下列问题:(1)锌浮渣利用硫酸浸出后,将滤渣进行再次浸出,其目的是 _。 (2)净化是为了将 转化为 除去,试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 (3)90 时,净化溶液中残留铁的浓度受 响如图 2。 较小时,虽有利于转化为 ,但残留铁的浓度仍高于 34 时的原因是_。 图 2(4)滤渣的主要成分为_(填化学式)。 (5)碳化在 50 进行, “前躯体”的化学 6、,进行实验。 请写出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现象和结论(可不填满)。 限选实验试剂和仪器:蒸馏水、稀 溶液、澄清石灰水、 溶液、试管、小烧杯。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步骤 1:取 C 中的少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滴加足量蒸馏水至固体溶解,然后将所得溶液分别置于 a、b 试管中步骤 2:步骤 3:(4)已知 C 中有 0.1 加反应。 若假设 1 成立,可推知 C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5(2016云南统考)黄铁矿石的主要成分为 少量 设其他杂质中不含 元素,且高温下不发生化学变化) ,它是我国大多数硫酸厂制取硫酸的主要原料。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该黄铁矿石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将 m1 g 该黄铁矿石的样品放入如图 8、测得的铁元素的含量_(填“偏大” 、 “偏小”或“无影响”)。 (5)中,需要用到的仪器除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外,还有_。 (6)某同学一共进行了四次滴定实验,实验结果记录如表: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消耗 算该稀释液中 的物质的量浓度 c()_。 1)仪器 D 是锥形瓶;安装 F 中导管时,应遵循“ 长进短出”的原则,所以应选择装置 b。 (2) 为使 充分吸收,必须控制 生成速率,因此滴加盐酸的速率宜慢不宜快。 (3)F 溶液中的颜色不变说明没有 入,即 装置 C 所吸收。 (4) 参加反应的离子有 H ,生成的微粒有 和 据化合价升降法配平离子方程 2式即可。 因为 性质与 似,所以能使淀粉液 9、变蓝,利用此性质可以验证是否有 成。 (5)稳定剂 相对于稳定剂,可以缓慢释放 较长时间维持保鲜所需的浓度。 答案:(1)锥形瓶b(2) 慢(3) 吸收 4)4H 5=42H 2O 2验证是否有 成(5)稳定剂稳定剂可以缓慢释放 较长时间维持保鲜所需的浓度最新海量高中、1) 和 不反应,加入新制氯水发生反应: =22 , 和 反应生成血红色溶液。 (2)I 2 溶解在水中呈黄色(因浓度较小) ,所以可测 把 I 氧化成 3)因为 把 I 氧化成 2 遇淀粉变蓝,在 呈紫色,生成的 与铁氰化钾溶液反应生成蓝色的铁氰化亚铁沉淀。 (4) 当把和 I 等物质的量反应后,加入 液后仍变血红色,说明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即22I 2I 2。 答案:(1)滴加 溶液无明显变化,加入氯水后溶液变成血红色2 =22(2)溶液变成黄色,推测生成了 他合理答案也可)(3)编号 操作 预期现象及结论再滴加淀粉溶液( 或 铁氰化钾溶液)预期现象:溶液变蓝(或溶液分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