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高一上3-b牛顿第二定律辅导讲义内容摘要:
速下降 5m/s2 的加速度大小加速上升,也可能是以 5m/s2 大小的加速度大小减速下降 ,加速还是减速,乘客对电梯地板的压力大小一定是 250N 例 ,一条轻绳两端各系着质量为 m1和 m2的两个物体,通过定滑轮悬挂在车厢顶上, m1m2,绳与滑轮的 摩擦忽略不计 .若车以加速度 a向右运动 ,m1仍然与车厢地板相对静止, 试问 :(1)此时绳上的张力 T.(2)m1与地板之间的摩擦因数 μ 至少要多大 ? 例 3.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 m、 2m和 3m的三个木块,其中质量为 2m和 3m的木块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轻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 T。 现用水平拉力 F拉其中一个质量为 3m的木块,使三个木块以同一加速度运动,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质量为 2m的木块受到四个力的作用 B.当 F逐渐增大到 T时,轻绳刚 好 被拉断 图 6 m 2m 3m F C.当 F逐渐 增大到时,轻绳还不会被拉断 D.轻绳刚要被拉断时,质量为 m和 2m的木块间的摩擦力为23T 例 ,绳子不可伸长,绳和滑轮的重力不计,摩擦不计 .重物 A和 B的质量分别为 m1和 m2,求当左边绳上端剪断后,两重物的加速度 . 例 5如图所示,质量为 M= 10kg的木楔 ABC静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滑动摩擦系数 μ= ,在木楔的倾角 θ=30176。 的斜面上,有一质量 m= 1kg的物块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 .当滑行路程 s= ,其速度 v= ,在这过程中木楔没有动,求地面对木楔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 例 ,传送带上表面水平运动,可以把质量 m=20kg的行李包沿水平方向送上 平板小车的左端 .小车的质量 M=50kg,原来静止停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行李包与小车平板间的动摩擦因数是 ,小车长 行李 包以 v1=/ s的速度送上小车,问在这种情况下,行李包在小车上相对于平板车滑行的时间是多少 ? 例 ,质量为 M的木板上放着一质量为 m的木块,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1,木板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2,加在小板上的力 F为多大,才能将木板从木块下抽出 ? 例 8.质量为 10 kg的物体在 F= 200 N的水平推力作用下,从粗糙斜面的底端由静止开始沿斜面运动,斜面固定不动,与水平地面的夹角θ= 37O.力 F作用 2秒钟后撤去,物体在斜面上继续上滑了 ,速度减为零.求: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和物体的总位移 S. (已知 sin37o= 0. 6, cos37O= 0. 8, g= 10 m/s2) 课后巩固 运动问题 ,物体在水平推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作用一段时间后,将水平推力逐渐减小到零,则在水平推力逐渐减小 到零的过程中 ( ). (A)物体速度逐渐。沪科版物理高一上3-b牛顿第二定律辅导讲义
相关推荐
2、明确,能说出恰当的理由即可。 如从高中生、少年儿童年龄的不同,理解文本的能力不同的角度来谈亦可。 答案:(示例) 我更喜欢第个版本,因为“简直像诺亚方舟一样 ”这句话让人自然地想到“牲畜林”也是一个拒绝任何罪恶、承载着善良与正义、逃避战争洪水的“诺亚方舟” ,能留给读者想象和思考的空间,从而泄漏了天机,暗示了小说的主题。 第个版本则没有这种效果。 22015 年 9 月 6 日
距离间关系。 通过学生观察滑板车实验分析加速度与力及质量间定性关系。 说明: 滑板车实验中人受到墙壁的作用力实际上在人离开墙壁时就不再作用在人身上了,所以此实验中滑板车后来的运动 实际上是靠惯性前进的。 墙对人的力越大,在△t 时间(人与墙壁接触的时间)内车产生的加速度也越大,得到的速度也就越大,所以车就滑的越远,所以此实验不是直接的、持续的力作用在车上(因很难找到持续作用的力的情景
分)F2=6N …………………………………………( 1 分) 由 v- t 图知, 3 ~ 6 s 的加速度22m /s36 06 a …………………( 2 分) 6 ~ 9 s 内, F3- μmg = 0 ……………………………………( 2 分) F3=4N……………………………………… …………………… 1 分 ) 届南通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 13.( 10 分)一辆
物体沿斜面下滑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_________,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等于 ______.若增大斜面的倾角,物体仍保持静止,则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将 ___________,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将 _______________. 、风力和绳子的拉力共同作用下保持平衡。 绳子与水平方向成 300角斜 向下方,绳子对风筝的拉力是 20 N。 如果绳子突然断了,此时重力和风力的合力为
以上结论均不对 、 OB 是两根轻绳, AB 是轻杆,它们构成一个正三角形,在 AB 杆两端分别固定一个质量均为 m的小球,此装置悬挂在 O点,开始时装置自然下垂,现对小球 B施加一个水平力 F,使装置静止在图乙所示的位置,此时 OA 竖直 .设在图(甲)中 OB 对小球 B 的作用力大小为T,在图(乙)中 OB 对小球 B的作用力大小为 T’,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2T. B. T’2T C
问题。 例如:。 ,验证对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猜想 ? 、图像等来描述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 如何研究落体运动规律的 ?他开创了怎样的科学研究方 法,对今日的科学、技术和社会产生了怎样的 作用。 要回答这 些 个问题,如果仅仅根据简单的观察,凭直觉就得出结论,这往往是 靠不住的。 要对提出的问题给予科学的解答,应该通过“作出假设”“实验设计”“分析数据”和“得出结论”等过程, 今天就让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