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练习 第2部分专题9课案3 文言断句 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2、致克捷/ 时寇略之际/ 民多胁从咏/ 移文谕以朝廷恩信/ 使各归田里D正由是决行深入/ 大致克捷时/ 寇略之际/ 民多胁从咏/ 移文谕以朝廷恩信/ 使各归田里导学号 29530206解析:选 A。 首先,应结合上下文,大致了解前后文意,把握所断句子的基本意思,断开一些比较明确的地方。 如“正由是决行深入” “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 使各归田里 ”。 其次,就是要抓住一些标志词。 如文中的“之际” ,后面肯定要断开,人名“咏”前面要断开。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嘉时令节州人士女啸歌而管弦此前日之晦冥风雨鼪鼯鸟兽之嗥音也吾于是信有力焉凡图之所载盖其一二之略也。 若乃升于高以望江山之远近,嬉于水而逐 4、有力焉/ 凡图之所载/ 盖其一二之略也导学号 29530207解析:选 D。 A 项, “嘉时令节”后应断开;B 项, “此前日”前应断开;C 项, “嗥音也”后应断开。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古人云:“贤者多财损其志,愚者多财生其过。 ”此言可为深诫。 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 恐惧既多,亦有因而致死。 大丈夫岂得苟贪财物,以害及身命,使子孙每怀愧耻耶。 卿等宜深思此言。 下列用“/ ”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若徇私/ 贪浊非止/ 坏公法损百姓 / 纵事未发闻/ 中心岂不常惧B若徇私贪浊/ 非止坏公法/ 损百姓/ 纵事未发闻/ 中心岂不 5、常惧C若徇私/ 贪浊非止坏公法/ 损百姓纵事/ 未发闻/ 中心岂不常惧D若徇私贪浊/ 非止坏公法/ 损百姓纵事/ 未发闻中心/ 岂不常惧导学号 29530208解析:选 B。 “若非”是假设复句,因此,各分句之间宜停顿;“坏公法”与“损百姓”都是作“非止”的宾语,中间应该停顿;“中心”陈说对象转换,也要断开。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司州刺史陈庆之与荟同郡素相善启荟为前军军主庆之使荟将五百人往新蔡悬瓠慰劳白水蛮蛮谋执荟以入魏事觉荟与文育拒之。 时贼徒甚盛,一日之中战数十合,文育前锋陷阵,勇冠军中。 下列用“/ ”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司州刺史陈庆之与荟同郡 7、。 A 项, “同郡”后应断开; C 项, “素相善”后应断开;D 项, “慰劳白水蛮”后应断开。 二、主观型5用斜线(/ ) 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 限断 6 处)(3 分)观足下所为文百余篇实先意气而后辞句慕古而尚仁义者苟为之不已资以学问则古作者不为难到古者其身不遇于世,寄志于言,求言遇于后世也。 自两汉以来,富贵者千百,自今观之,声势光明,孰若马迁、相如、贾谊、刘向、扬雄之徒,斯人也岂求知于当世哉。 (选自杜牧 答庄充书 ,有删节)导学号 29530210答案:观足下所为文百余篇/ 实先意气而后辞句 / 慕古而尚仁义者/ 苟为之不已/ 资以学问/ 则古作者不为难到/ 古者其身不遇于世 8、6用斜线(/ ) 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 限断 6 处)(3 分)论曰:司马迁、班固父子,其言史官载籍之作,大义粲然著矣。 议者咸称二子有良史之才迁文直而事核固文赡而事详若固之序事赡而不秽详而有体使读之者亹亹而不厌,信哉,其能成名也。 用斜线(/ ) 给下面文段断句。 导学号 29530211答案:议者咸称二子有良史之才/ 迁文直而事核/ 固文赡而事详/ 若固之序事/ 赡而不秽/ 详而有体/ 使读之者亹亹而不厌7墨子怒责耕柱子(4 分)子墨子怒耕柱子耕柱子曰我无愈于人乎子墨子曰我将上大行驾骥与牛子将谁驱耕柱子曰将驱骥也子墨子曰何故驱骥也耕柱子曰骥足以责子墨子曰我亦以子为足以责。 导学号 2 10、生折而树之又生然使十人树之而一人拔之则毋生杨矣夫以十人之众树易生之物而不胜一人者何也树之难而去之易也。 导学号 29530213答案:夫杨/ 横树之即生/ 倒树之即生 / 折而树之又生/ 然使十人树之而一人拔之/ 则毋生杨矣/ 夫以十人之众/ 树易生之物 / 而不胜一人者/ 何也/ 树之难而去之易也。 参考译文:杨树,横着栽它可以长,倒着栽它也可以长,折断它也可以长。 但是如果让十个人栽树一个人在后面拔,那么就没有一棵杨树可以成活生长了。 以十人之多,栽容易生长的东西,却不能够胜过一个人的力量,什么原因呢。 栽树难而拔树容易呀。 综合提升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19 分)成基命,字靖之,大 11、名人,后避宣宗讳,以字行。 万历三十五年进士。 历司经局洗马,署国子监司业事。 天启元年,疏请幸学不先白政府。 执政者不悦,令以原官还局,遂请告归。 寻起少詹事。 六年,魏忠贤以基命为杨涟同门生,落职闲住。 崇祯元年,起吏部左侍郎。 明年十月,京师戒严,基命请召还旧辅孙承宗,省一切浮议,仿嘉靖朝故事,增设枢臣,帝并可之。 庶吉士金声荐僧申甫为将。 帝令基命阅其所部兵,极言不可用,后果一战而败。 袁崇焕、祖大寿入卫,帝召见平台,执崇焕属吏,大寿在旁股慄。 基命独叩头请慎重者再,帝曰:“慎重即因循,何益。 ”基命复叩头曰:“敌在城下,非他时比。 ”帝终不省。 大寿至军,即拥众东溃,帝忧之甚。 基命曰:“令崇焕作手札招之,当归命 13、坐私书事,将置重典。 基命力救,不听,长跪会极门,言:“祖宗立法,真死罪犹三覆奏,岂有诏狱一讯遽置极刑。 ”自辰至酉未起。 帝意解,得遣戍。 逢申初劾基命后以炮炸下狱拟戍帝犹以为轻亦以基命言得如拟为首辅者数月帝欲委政延儒遂为其党所逐。 八年卒于家。 赠少保,谥文穆。 (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三十九 ,有删改)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逢申初劾/基命后以炮炸/下狱拟戍/ 帝犹以为轻亦以基命言 /得如拟为首辅者/数月帝欲委政延儒/遂为其党所逐B逢申初劾基命/后以炮炸下狱/拟戍帝犹/ 以为轻亦/以基命言得如拟为首辅者 /数月帝欲委政/延儒遂为其党所逐C逢申初劾基命/后以炮炸下狱拟戍/ 14、帝犹以为轻/ 亦以基命言得如拟/为首辅者数月/ 帝欲委政延儒/遂为其党所逐D逢申初劾基命/后以炮炸下狱/拟戍帝犹以为轻/ 亦以基命 /言得如拟/为首辅者数月/帝欲委政延儒遂为其党所逐导学号 29530214解析:选 C。 解答本题,要注意把握专有名词和动词谓语等。 这句话中的专有名词有“逢申” “基命” “帝” “首辅” “延儒”等,判断这些专有名词前后的动词,以此判断词语在句中的成分。 比如“帝” ,前有动词短语“下狱拟戍” ,后有动词“以为” ,分析语句的意思可以看出, “帝”不能作“下狱拟戍”的宾语,而是作为“以为”的主语,由此可以判断“帝”前一定要停顿,故排除 B、 D。 这句话中的动词有“劾 16、此意。 导学号 29530215解析:选 C。 C 项, “十二属相之一,猴”错误,应该是“十二属相之一,鸡”。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成基命为官之路比较坎坷。 天启六年,因成基命是杨涟的同门师兄弟,他被魏忠贤罢职;崇祯三年,周延儒、温体仁结党排挤他,加上张道濬弹劾他,成基命最终辞官。 B成基命认为僧人申甫没有能力做大将,结果申甫一战而败。 在处理袁崇焕的事情上,成基命认为要慎重,皇帝不听,结果祖大寿率军逃跑。 C成基命曾深得皇帝的信任。 工部主事李逢申弹劾成基命,结果皇上把李逢申降官一级。 D成基命宽厚仁慈,顾全大体。 为了营救李长春、杜齐芳,成基命长时间跪在会极门;即便弹劾过自己的李逢申受到朝廷处罚时,成基命使皇上减轻了对他的惩罚。 导学号 29530216。2017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练习 第2部分专题9课案3 文言断句 Word版含解析
相关推荐
度的一半时,木块下滑的距离为( ) A、 B、 C、 D、( 1) l 飞机的起飞过程是从静止开始,在直跑道上加速前进,等达到一定速度时离地,已知飞机加速前进的位移为 1600m,所用的时间为 40S,假设这段为匀加速直线运动,用 a 表示加速度, v 表示离地时的速度,则( ) A、 a=2m/s2 v=80m/s B、 a=1m/s2 v=40m/s C、 a=2m/s2 v=40m/s D
若火车在这 7 分钟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火车的加速度为 ( ) [来源 :学 +科 +网 ] 答案: B 问题 Δ s=aT 2 推论的应用问题: [考题 2]从斜面上某一位置,每隔 ,在连续释放几颗后,对在斜面上滚动的小球拍下照片,如图所示,测得 , ,试求 ( 1)小球的加速度; ( 2)拍摄时 B球的速度; ( 3)拍摄时 ; ( 4) A球上面滚动的小球 还有几颗。 解析:
2、十几个年过花甲的老人。 导学号 29530111解析:第空,根据空前的“400 多年前 ”和空后的“早期编织的物品主要是草囤子”等可知,空应填“庞庄村人开始做麦秸手编这种活动”之类的句子。 第空,根据空前的“无论猫怎么折腾,也打不开草囤子,吃不到里面的食物”可知,空应强调草囤子的特点:封闭性好。 第空
Hz, 则每隔______s 打一个点 ( 2) 如图所示,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 T=,其中 S1=, S2=, S3=, S4=, S5=,S6=,则 A 点的瞬时速度大小是 ___m/s,B 点的瞬时速度大小是 _____m/s 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________(结果均 保留 2 位有效数字)。 ( 3)在实验中
器研究物体由静止开始下落结果的交流,重点交流由实验数据画出的位移时间图像,及对位移变化规律的猜想。 活动Ⅱ 问题讨论 讨论如何确定物体下落运动位移跟时间之间具体函数关系的“化曲为直”的研究方法。 活动Ⅲ 化曲为直 学生对 St 图像进行“化曲为直”的猜想进行具体验证,得出物体由静止下落位移与时间之间 S = At 2 的实验结论。 问题 I 设问 1 重物下落速度究竟怎样随时间变化。 规律如何。
a 与 v0 反向物体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动 .。 加速度的方向和 的方向 总 相同 , 加速度是矢量,不但有大小,而且有方向,而负号只表示其 ,不表示其 . 注意: 在运动过程中,加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叫做匀变速运动,在这种运动中,平均加速度与瞬时加速度相等。 问题 3: 篮球以 6m/s 的速度竖直向下碰地面,然后以 4m/s 速度竖直向上反弹,碰地的时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