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八年级75物体的浮与沉1内容摘要:
阅读教材 P134页相关内容,结合图 733 和 734,了解热气球的结构组成和升降的原理,并能简述热气球的升降过程。 拓展: 五颜六色的氢气球装点了节日欢乐的气氛,氢气球里装的是密度比空气小的氢气,放手后,氢气球袅袅上升,你能想象以下它的最终结果会是怎样的吗。 我们已经知道,对于一个实心的物体 浸没 . . 在液体中时: 若 ρ 液 > ρ 物 时,物体将上浮直至漂浮; 若 ρ 液 < ρ 物 时,物体将下沉; 若 ρ 液 = ρ 物 时,物体将悬浮。 你能从理论上分析证明吗。 自我检测 一个重为 的土豆浸没在装满水的烧杯中溢出了 的水,则土豆在水中( ) A、下沉 B、悬浮 C、上浮 D、以上都有可能 用力的示意图画出图 1 中三个球静止时的重力和浮力。 如图 2 所示,甲、乙、丙三球静止在水中,它们受到的浮力分别是 F 甲 、 F 乙 、F 丙 ,则 : (1)若三球体积相等,则它们的浮力的大小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 (2)若三球质量相等,则它们的浮力的大小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 把重 5N,体积为 6104m3的物体投入水中,如不计水的阻力,当物。沪科版物理八年级75物体的浮与沉1
相关推荐
在液体中的物体会受到液体给它的浮力。 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可以用弹簧秤在空气中称得的重量减去浸在液体中称得的重量求出浮力的大小。 F 浮 = G - G ’。 教师发问 2:所有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浮力,这个浮力是怎么产生的呢。 教师讲述 :同学们可以通过观察这个浸没在水中的小铁块的情况,寻找一下浮力产生的原因。 没有受浮力 受了浮力,浮力小 可以做实验,用弹簧秤称一下
压强的计算 讲述:物理 学中, 把单位面积 上所受到的压力大小叫做压强。 公式: P=F/S, F 表示压力,单位是牛顿, S表示受力面积,单位是米 2, P的单位是 N/m2称为帕斯卡,符号为 Pa。 讲述: 1Pa 的压强很小,相当于把 3 粒芝麻压成粉,均匀地分布在 1cm 2的面积上所产生的压强。 讲述:请同学们利用公式计算课本 24页例题 讲评、指正。 讲述
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 问题 5 为了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不同,人们引入了压强的概念,那么,我们如何给压强下一个完整的定义呢。 (小组讨论交流并得出结论) 压强 ( 1)定义:物体 上受到的 叫压强 解析: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与压力的大小有关,而且还与受力 面积的大小有关。 为了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必须比较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因此压强是用来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问题 6 知道了压强的定义
较。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量筒、水、小瓶、配重物。 本活动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自主探究归纳出物体的浮沉条件。 本活动中物体和重力是用弹簧测力计称出来的。 它是影响本实验准确度的主要因素。 议一议 1.怎样测量物体所受的重力。 (用弹簧秤测) 、下沉、漂浮时受到的浮力。 实验设计中可能学生不能达到这一要求,引导学生从实验设计的几个问题展开讨论,逐一得到结论, 为实验步骤的设计创造必要的条件。
2、着亡国后,这个国家就不可能复活了。 上述材料表明A文化对经济和政治具有决定作用B文化所蕴涵的民族精神是支撑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C传承传统文化是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D国际竞争的实质是民族文化的竞争3在中国格言的海洋里,有两个意义相近的古老成语:“四海之内皆兄弟”(子夏) ,“四海之内若一家”(荀子)。 这主要体现了中华民族A以礼仪之邦享誉于史 B开拓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C不畏强暴
用弹簧测力计来验证,并说出方法。 课件【实验探究 1】:什么是浮力。 ※ 课件展示课本图 7— 18,组织学生按图中实验过程完成实验,要求学生独立操作,认真感受体会,把数据填入空格中,学生展示实验结果。 课件展示图 7— 19 探究气体对物体的浮力,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完成填空,汇报结论。 课件:液体和气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有 竖直向上 的托力,物理学中把这个托力叫浮力。 引导学生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