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练习 第3部分专题14一课案1 概括分析传主形象和事迹 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2、校土木科。 杭州高工位于浙江大学西南角,与浙江省立图书馆仅一门之隔,在繁重的课程之外,徐光宪和他的同学们常常跑到图书馆去借书自习,学习知识如饥似渴。 不久,抗战爆发,杭州沦陷,杭州高工随之解散。 1938 年夏天,徐光宪转学至宁波高工,继续艰难的求学之路,吃、住、上课都在一座小寺庙里。 1939 年,徐光宪又辗转到了上海,晚上做家教谋生,白天到大学听课。 为了省钱,他考取了学费最便宜而且有奖学金的交通大学。 当时的交通大学一度在法租界的复旦大学教室上课,上海租界是血气氤氲的孤岛租界内的中国同胞既要承受日军刺刀的威胁和“思想战”的巨大压力,还要忍受外国人的欺辱。 然而在这座孤岛内,徐光宪和同学们挤在简陋的教室 4、为适应国家原子能工业发展的需求,他将核燃料萃取化学作为自己新的研究方向,为打造北大技术物理系这一“核科学家的摇篮”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1972 年,为扭转我国稀土工业的落后状况,他又转向稀土分离方法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一辈子搞稀土,我喜欢,把咱们宝贵的资源利用得更好,这是一种乐趣。 ”2009 年,在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时,徐光宪感慨地说:“它紧紧连着我和祖国。 ”据学生们回忆,徐光宪授课细致认真,一口绍兴味的普通话,耐心细致地推导和解释问题。 他总结了很多公式和公理,而且每一课都要拿出一份清楚的讲义。 但是有不少学生在中学阶段学的是俄语,英语功底薄弱,徐光宪便常常督促学生加强英文文献的阅读,有 5、时候,他还要亲自修改学生论文的英文摘要。 “文革”期间,徐光宪被打成特务,他的学生也受到牵连和迫害。 在一次批斗会上,他突然站起来大声说道:“我保证自己百分之百不是特务,也保证他们不是特务。 ”他的“顽固不化”保护了一批学生,却给自己带来了危险整整半年,他被关在北大一隅的一个小房间里,常常被提去问话到深夜,第二天一大早又要起床接受劳动改造。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徐光宪创立串级萃取理论,并运用于实际生产。 这一全新分离方法,使我国单一稀土产量猛增,一时间,国际单一稀土产品价格暴跌,国外的稀土垄断公司不得不减产、停产甚至破产,中国的世界稀土强国地位一举确立。 晚年的徐光宪一直呼吁保护稀土资源。 200 7、学实现的,毕业时,他以两门功课满分的成绩考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D回国后,徐光宪曾转而研究核燃料萃取化学,为打造“核科学家的摇篮”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推动了国家原子能工业的发展。 E徐光宪创立的串级萃取理论用于实际生产后,打破了国外稀土公司的垄断,稀土产品价格暴跌,中国的世界稀土强国地位得以确立。 导学号 29530439解析:选 项,文中有“徐光宪就是后者的境界” ,因此选项中“两个层面所表现出的人生境界”表述错误。 C 项, “学术生涯的第一个高峰是在交通大学实现的”张冠李戴,第一个高峰应该是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这一时期实现的。 E 项, “稀土产品价格暴跌”说法不严密,文中说的是“国际 8、单一稀土产品价格暴跌”。 2(分析传主形象)请简要概括徐光宪这一人物的主要形象特征。 (6 分)答:导学号 29530440解析:文章对徐光宪的经历进行了全面的介绍。 具体分析其形象特征时,可以从其小时候到博士毕业期间的学习经历、其回国积极投身国家建设的经历及其对学生的教诲和关爱这些角度去思考,由此归纳出答案要点。 答案:求知若渴,从小树立坚定的目标,并为之刻苦学习;热爱祖国,放弃国外的锦绣前程,毅然回国,在核燃料萃取化学和稀土工程研究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讲课细致认真,备课充分,关心学生。 3(分析与传主相关的深层内容) 文中说:“一辈子搞稀土,我喜欢,把咱们宝贵的资源利用得更好,这是一种乐趣。 10、欢的事业中去,就能够经营好自己的人生,在自己的领域里收获属于自己的风景。 (意思对即可 )综合提升练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7 题。 (25 分)齐白石的吝啬与慷慨潘剑冰齐白石是很会过日子的人,俭而近乎吝,并给后人留下了许多趣味横生的话柄。 齐白石自己打造了一个大柜子,吃的用的全都锁在里面,钥匙随身带着。 黄永玉在比我老的老头里,谈到自己经李可染引荐第一次拜见齐白石的情景:老人见到生客,照例亲自开了柜门的锁,取出两碟待客的点心。 一碟月饼,一碟带壳的花生。 路上,可染已关照过我,老人将有两碟这样的东西端出来。 月饼剩下四分之三;花生是浅浅的一碟, “都是坏了的,吃不得。 ”寒暄就座之后我远远地注视这久已闻 11、名的点心,发现剖开的月饼内有细微的小东西在活动;剥开的花生也隐约见到闪动着的蛛网。 这是老人的规矩,礼数上的过程,倒并不希望冒失的客人真正动起手来。 天晓得那四分之一块的月饼,是哪年哪月让馋嘴的冒失客人干掉的。 不过,很多人未必像黄永玉这样了解老人的心思,他们初来乍到,或许觉得却之不恭,只好勉为其难尝一尝。 张大千就说过包括自己在内的不少人在齐家吃到过“发霉的点心”。 在穿的方面,齐白石一直“从一而终” ,一件衣服除非不能再穿了,否则绝不将之抛弃。 他晚年经常受邀参加各种大型宴会,每次都穿着一件蓝布袍子。 这是他唯一的“礼服” ,多少年未曾变过。 后来在九十五岁寿辰时,学生们实在看不下去了,大家凑份子,给他 13、你一个截然相反的齐白石。 20 世纪 50 年代初,黄苗子第一次跟着李可染去见齐白石,临分别时白石老人颤颤巍巍地从口袋里掏出两元人民币,一人一元。 黄苗子正要推辞,李可染悄悄地对他说:“这是老师的规矩,如果不要,他会生气的。 ”黄苗子只好恭敬不如从命,此后他去齐家经常获赐车钱。 当年的一元人民币可不比当今,50 年代国内一克黄金的收购价也不过三四元钱。 齐白石偶尔也会到学生的家中去走走。 一次他到弟子许麟庐家,那天正好许的妻子生下了儿子小九,老人知道了很开心,马上拿出十块钱给刚出生的小孩子当见面礼,另外还拿出五块钱给保姆。 还有一次,他看见许麟庐的大儿子,问:“你喜欢画吗。 ”许家老大说喜欢,老人又问他喜欢 14、什么,答说青蛙,老人当场就用许麟庐的笔墨画了一张青蛙送给许家老大。 齐白石对于自己的朋友和学生从来不吝惜自己的画,常常慨然相送。 1935 年,日本发动华北事变,齐白石所任教的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被迫停办,临别时齐白石让弟子们各自说出所喜爱的花鸟虫鱼,赠每人一幅画作纪念。 对于自己的朋友和学生,齐白石也从不遮掩自己的“看家本领”。 张大千的老师曾熙平时写字都躲到楼上去,非得意门生不准随侍旁观,因此即使是他的学生也没有几个能够得其真传。 而白石老人作画却从不避人,对于求学的后生更是倾囊相授、毫无保留。 如果说画技是齐白石最值钱的东西,那么他对于这最值钱的东西恰恰是最慷慨的。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白石老人从来 16、戏的事,同样传为艺林的千秋佳话。 ”(选自潘剑冰 最艺术,最民国 ,有删改)相关链接:齐白石出身贫寒,少年困顿,早年就是一个普通木工,直到 27 岁开始拜师学诗、学画,57 岁时独闯北京,本以为能在北京画画谋生,但早期不顺,画作卖不出去是常有之事。 60多岁后,作品方得到认可,终于卖出了好价钱。 也正是由于早期的颠沛流离,加之晚年卖画是其主要谋生渠道,因此无论是卖画还是卖印,无论买家是谁,概不赊账,绝不还价。 (何暖之大师另一面:齐白石小气出名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A黄永玉第一次拜见齐白石,齐白石拿出 “发霉的点心”招待他,黄苗子第一次见齐白石,齐白石却送他车钱,可见齐白石是根据自己的喜好待客的。 B齐白石把吃的用的都锁在自己打造的大柜子里,钥。2017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练习 第3部分专题14一课案1 概括分析传主形象和事迹 Word版含解析
相关推荐
t);克 (g);毫 克 (mg) ③ 介绍各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1t=1000kg; 1kg=1000g; 1g=1000mg再举例进行单位换算。 举出学生熟悉的一些物体的质量,让学生对 1 千克、 1 克形成具体观念。 让学生阅读课本P117 图 76 物体质量尺度的数量级表。 探究 质量的 测量工具 实验室 里常 用 的 测量 质量的 工具 : 托盘天平 ⑴ .介绍天平的作用。
使用托盘天平 (学生阅读、讨论 )之后提问:怎样才能正确使用托盘天平呢 阅读并交流。 学生一边参照说明中的调试和使用规则,一边对照天平。 对照说明书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这些问题又怎样解决呢。 提出问题,相互讨论,并回答问题 交流理清思路,合作完成实验 测量粉笔,物理课本和 50ml 水的质量,测量前,先理清实验步骤和同学们进行口头交流。 根据实际操作归纳,各小组相互交流
3、 万家庭总支出 8 万 10 万 11 万 12 B小李家C小王家 D小赵家5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 促使电子商务模式的更加成熟,家电连锁的商业模式也在发生着改变。 下面是不同商务模式的一般流程图,实现从传统商务模式向电子商务模式转变,会对居民消费产生重大影响,其传递路径是流通环节减少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商品价格下降商品流通成本降低 A BC D62014 年
筒和量杯 活动 4: 观察实验桌上的量筒和量杯,阅读 教材第 120 页 “学会使用量筒和量杯”部分,思考下列问题并讨论、回答。 量筒和量杯的用途是什么。 量筒和量杯的单位是什么。 1ml=_____________m3 量筒和量杯的量程、分度值分别是多少。 量筒 和量杯的区别是什么。 使用量筒和量杯读数时视线应怎样。 (如:测水的体积,由于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 视线要 ;如测水银的体积,
航天员变化了吗。 由此,物体质量与有关。 与什么无关。 请思考,交流并回答。 请再举例说明: 结论 :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只与物体所含材料的多少有关,与状态、形状、所处的空间位置无关。 (三)自学课本 P116“质量的单位”部分回答。 如何比较物体的质量。 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及符号 质量的单位:吨、千克、克、毫克、微克之间是如何换算的 ? 请估测下列物体的质量: 一张邮票: 50mg
通过这些问题的回答,引出“物体”与“物质”,知道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 一般学生平时没有注意区分“物体”与“物质”,通过以上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到木桌与木椅是物体,木材是物质;铝勺与铝锅是物体,铝是物质。 通过这些实例让学生去体会什么是物体,什么是物质,从而认识到 物 体是由物质组成的。 (二) .讲述质量 ( 1)分析上述引入:木桌比木椅含有的木材多;铝锅比铝勺含有的铝多。 由此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