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八年级55摩擦力6内容摘要:
除了滑动摩擦外,还有静摩擦和滚动摩擦。 用力推地面上的物体,用的力小了,推不动它,就是由于地面对它的静摩擦力阻碍它发生相对运动的缘故。 像这种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就叫做静摩擦力。 自 行车在公路上行驶时,前轮在地面上滚动,车轮会受到地面的摩擦,这种摩擦叫滚动摩擦,它比滑动摩擦小的多,因此,人们为了减小摩擦时,常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 5.问:自行车刹车是怎样工作的。 答:自行车要刹车时,用手紧握刹车把手,固定在车架上的橡皮就会压紧车轮,对车轮产生摩擦力的作用,使车轮逐渐停止转动。 四、自我检测 1.在泥泞的道路上空手行走往往比挑适量的担子行走滑得厉害些,这是由于挑担后对地面 ____________增大,从而 ___________也增大的缘故。 2.关于摩擦,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体操运动员在上器械前,常常在手上涂些镁粉,是为了减小摩擦。 B.减小摩擦的方法之一是用滑动摩擦代替滚动摩擦。 C.只有运动的物体才受到摩擦力的作用,静止的物体不受摩擦力的作用。沪科版物理八年级55摩擦力6
相关推荐
验) 对惯性的理解 (1)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惯性是物体本身具有的一种属性) (2)惯性不是力。 (不能说成受“惯性的作用”或“惯性力”,应该说成“由于具有惯性”) (3)惯性只与质量有关。 (惯性与物体的形状、速度、受力与否都没有关系) 解释惯性现象 (注意事项) ( 1)先确定研究物体( 2)此物体原来处于什么运动状态( 3)若受力将改变原状态;若不受力将保持原状态(
2、家了。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哲学是凭空产生的B哲学能够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C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D哲学是“科学之科学”3 “今天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还是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整个知识体系,而这个体系的最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钱学森关于哲学与科学关系的诊断的合理性在于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是最高概括的科学主张科学是哲学的知识前提
即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又加以科学的想象和推理,引导学生去发现知识,总结规律。 同时我采用“对比教学法”贯穿课堂始终,有正、反理论的对比,有惯性实验的对比,有惯性利弊的对比。 总之充分调 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六、教学过程设计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高尔基说:“好奇是了解的开端和引向认识的途径。 ”为此,我设计了飞机投弹的 Flash动画,让学生即熟悉又好奇
C. 8000克 D. 107毫克 9. 把边长为 3分米的正方体的铁块,在相同的温度下压成长 2米、宽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铁块的形状、质量和体积都变了 B. 铁块的形状、体积变,质量不变 C. 铁块的形状变,体积和质量不变 D. 铁块的质量变,体积和形状不变 10. 某一物体的质量大小决定于 [ ] A. 物体的形状 B.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C. 物体所在的位置 D.
擦立。 滑动摩擦力与谁有关呢。 猜想回答 粉笔字、人走路、弓与弦等 由概念判断滑动摩擦力需要的条件 判断 学生猜想 可能与粗糙程度、运动方向、压力大小、速度、接触面积、力的大小,力的
生的勇气。 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选择相应的实验器材。 4.进行实验 让学生从设计的实验去进行验证猜想,并把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5.分析与论证 让学生将实验数据整理分析、归纳出结论 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同一接触面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在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6.评估与交流 实验设计中有没有失误之处。 怎样弥补不足。 拉木块运动是否匀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