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三政治新课标一轮复习专项专练7 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2、 、漫画标题、画注和选择要求等要素构成。 题干以简单的文字提出问题,要求从备选选项中作出选择。 一、选择题1西方学者约瑟夫奈曾就柏林墙倒塌感慨:“早在柏林墙倒塌之前,西方的影视就已经穿墙而过影响了一大批人。 如果没有西方流行文化经年累月传递的那些影像,光凭锤子和压路机是难以推倒柏林墙的。 ”这表明()文化对政治具有反作用文化的差异是不同意识形态的反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政治是文化的基础A BC D答案末清初著名的国画大师石涛说:“我之为我,自有我在。 古之须眉不能生在我之面目,古代肺腑不能安入我腹肠。 我自收我之肺腑,揭我之须眉。 ”意思是说( )A创新就是在传统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修补B创新就 4、客观规律性B前者是主观唯心主义,后者是客观唯心主义C前者揭示辩证发展观,后者揭示辩证联系观D前者是朴素唯物主义,后者是主观唯心主义D材料前者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后者认为心是万物的本原,是主观唯心主义。 5(2016长春调研 )“成功大师”拿破仑 希尔说:“人与人之间只是很小的差异,但这种很小的差异却可以造成巨大的差异。 很小的差异即积极的心态或消极的心态,巨大的差异就是成功或失败。 ”这启示我们A要防微杜渐,坚持适度原则B运用系统优化方法解决问题C要充分尊重客观规律和条件D要充分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D依据材料可知,成功的关键在于心态即意识的能动作用,故选 D。 6明朝书画家徐渭,晚年曾撰写了一副令人费 8、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真正的哲学才会指引我们前行B社会中每个人的方法论都是不同的C人们的行为选择总是从自身利益出发D社会中每个人的世界观都是不同的A漫画中有救人者、被救者、旁观者,解题时要注意对漫画作全面的分析。 B 、D 说法太绝对。 C 中的价值取向是错误的,除了个人利益还有国家、集体利益。 A 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13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参观完复兴之路展览后发表讲话指出: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 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 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 鸦片战争以来170 多年的持续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的前景。 中国人 10、 “雄关漫道真如铁”和“长风破浪会有时”体现了事物的发展是曲折性和前进性的统一, “人间正道是沧桑”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体现了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思想体现了实践第一的观点。 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国梦都是正确的思想意识。 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实现中国梦是中国人民正确的价值选择。 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企业内部分配现状材料二在发达国家,企业内工人工资一般会占企业运营成本的 50%左右,而在中国则不到 10%。 在发达国家,劳。2017高三政治新课标一轮复习专项专练7 Word版含解析
相关推荐
学环节 教师调控 学生活动 备注 引课 放大镜 显微镜 人眼能看清 0. 1毫米的物体,再小就看不清了 怎么办。 放大镜是凸透镜,焦距很小。 成像特点。 课件演示成像原理学生解释 学生回答构造 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 用放大镜或显微 镜。 放
3、”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是()A该制度是指周的分封制B该制度带有神秘色彩C所谓“天”就是天理D该制度有利于秩序稳定答案“任天者定,定之于天,争乃不生”可见,此制不容易产生对权力争夺的斗争,这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 故选 D。 提能题组52016山西诊断 “自春秋以来,楚国率先突破诸侯公、侯、伯、子、男序列的局限,自称为王,跟原来的宗主周王齐列。 到了战国时期,各国君主先后都变成了王
的作用是 _________。 4、在湖面上划船时,使船前进的力是:( ) [来源 :Z+xx+] A、船的重力 B、船对水的作用力 C、水直接对船身的作用力 D、水对 浆的推力 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两个物体只要相互接触,就一定有力的作用 B、 两个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就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C、 有力的作用就一定有施力物体,但可以没有受力物体 D、 力不
虹课件,观察现象 通过笔缝看日光灯管 综合,为什么能看到各种颜色呢 为什么会出现彩虹呢 阳光什么时候会回答现象 回答现象,看到了各种颜色 阳光本身就不是单色的, 本身就有各种颜色组 成。 雨后阳光充足时 光发生了折射 色散概念
3、义进入中书门下,参预朝政。 其目的是()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 B削弱相权,加强君主专制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D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答案省长官增加,实则是分散了相权,加强了君主专制。 故 B 项为正确答案。 42016陕西安康高三月考某学者文采飞扬,他把科举制的发展演变历程喻为航船, “这艘自汉代开始建造的航船,从#起锚扬帆后,经过 500 余年平衡航行之后
物体形变了,由静止变运动了;把手叫做施力物,物体叫受力物。 板书: 一、体验力 的存在 学习力现象的兴趣。 二 、 力的作用效果 引导归纳:刚才受力物体发生的变化 板书: 二 、力 的作用效果 (形变 ) 视频: ,被守门员扑住球。 问:守门员用力将球扑住,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视频: ,跟进的队员把球射进球门 问:队员用力球踢球,本来射偏的球进了,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什么变化。 屏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