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历史(人教版)一轮特训 10 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 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2、会”反映了一种平等观念。 这一转变反映了传统的华夷观受到冲击。 故 C 项为正确答案。 22016正定月考 对于鸦片战争,有人称为中英战争,有人称为通商战争,也有人称为夷匪犯境。 其中淡化了历史认识中价值判断的表述是( )A中英战争 B鸦片战争C通商战争 D夷匪犯境答案题主要考查的是对鸦片战争的评价。 所谓“价值判断” ,即对事件中的各方作出一定的褒贬评价。 B 项“鸦片战争”明显认为中国是正义,英国是非正义的,故排除;C 项“通商战争”则认为这是一次促进经济交流的战争,因而对英国是褒扬的,故排除;D 项则是站在天朝上国的立场来说的,是贬低侵略者的表述,故排除;而 A 项“中英战争”只是说出了交战的双方, 5、有其田”的理想答案意题干的角度限制:从经济学视角来看,以及“最大价值”的限制词。 当时世界的潮流是发展资本主义,而天朝田亩制度并没有提出这一主张,故 A 项错误; B 项“公有制”说法与史实不符,故 B 项错误;“师夷长技以制夷 ”是魏源的主张,其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而太平天国运动旨在推翻清王朝的统治,故 C 项错误;天朝田亩制度中提出了“ 耕者有其田”的土地革命纲领,故 D 项正确。 6有学者认为:“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 ”此观点的依据是战胜国()A掀起瓜分狂潮 B要求扩大市场C扩大资本输出 D希望利益均沾答案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列强并未掀起瓜分狂潮,故 A 7、史上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最初清政府没打算真心遵守条约;后来清政府却要求“如约者即为应允” “违约者概行驳斥” ,即一是自己守约,二是要求对方也守约。 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说明()A清政府对列强条约要求曾全面回绝B清政府最终由保卫主权转向卖国立场C清政府的外交逐步与国际社会接轨D清政府始终利用国际外交规则维护主权答案据材料中“如约者即为应允” “违约者概行驳斥” “要求对方也守约”等信息说明随着国门被打开,清政府在与外国的交往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外关系上逐渐近代化,故 C 项正确。 92016正定月考 下面是 18421856 年英国对华商品输出总值走势图。 此图说明了()A五口通商促使 9、生主义答案题意它既属于农民革命,但同时又具有超出了传统农民起义范畴的内容,代表前进的方向,故资政新篇符合这一要求,故 B 项正确;天朝田亩制度具有落后性,不代表前进的方向与道路,故 A 项错误;“扶清灭洋”具有爱国性,但同时盲目排外,不代表社会前进的方向,故 C 项错误; “民生主义”不是农民阶级的产物,故 D 项错误。 11 剑桥中国晚清史载, “按照天朝田亩制度所宣布的目标,太平军运动确实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在这场革命中经济竞争被完全消灭;家庭被剥夺了它在经济和社会上的重要作用;国家获得了一种新的合法性和更广泛的权力。 ”材料中太平军的“社会革命”( )A强调国家对百姓财产权的尊重B变土地 11、十年代的太平天国运动,没有也不可能得到更多社会阶层的支援,这不在于天国政权的封闭性,而是中国社会尚未形成声援的力量。 ”这说明( )A中国社会小农意识根深蒂固B中国革命缺乏先进的理论和科学的纲领C没有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D中国需要发展先进的社会生产力答案材料“中国社会尚未形成声援的力量”说明农民阶级是落后生产力的代表,不能成为领导阶级,从侧面说明中国需要发展先进的社会生产力,产生新的阶级来领导革命,故 D 项正确; 项,排除 B 项;“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不能说明材料“中国社会尚未形成声援的力量” ,故 A 项错误;当时工人阶级力量微弱,不可能形成工农联盟,故 C 项错误。 二、 14、鸦片战争爆发的最主要原因是由于中英经济贸易关系上的经济利益冲突所致。 理由:英国完成工业革命,积极进行殖民扩张,企图扩大对中国的商品输出和原料掠夺;为打开中国市场,进行罪恶的鸦片贸易;以中国政府的禁烟运动为借口,发动了鸦片战争。 (2)贸易总量增长较快;1843 年,总输入与总输出基本相当,总输入在 1845 年达到高峰后呈缓慢下降趋势;总输出则呈较快增长趋势,1850 年总输出超过总输入的一倍多;总输入中棉织品增长总量最多,总输出中生丝增长总量最多。 (3)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发动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 ,上海被开辟为通商口岸,贸易总量增加;中国小农经济、闭关锁国的长期影响,导致商品输出量大于输入量。2017历史(人教版)一轮特训 10 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 Word版含解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