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历史(人教版)一轮特训 7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2、拟 英国安妮女王(17021714 年在位)缺少主见,往往是一件事已经说好了,一旦出现另一种意见,她立刻就会改变初衷,接受新的建议,这使大臣们难以与她打交道。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大臣们逐步形成一个习惯,即遇事先在他们自己内部磋商后再报告女王,让她无可选择。 这一习惯开创的先例是()A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B国王任命首相控制内阁C内阁所有的成员对国王负责D内阁保持一致集体负责答案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大臣们逐步形成一个习惯,即遇事先在他们自己内部磋商后再报告女王,让她无可选择” ,这体现了“内阁保持一致集体负责” ,故 D 项正确。 32015郑州调研 辉格党领袖格雷曾这样评价 1832 年英国议会改革 4、1912 年,宋教仁以国民党代理事长身份参与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选举时说:“我们要在国会里头获得半数以上的议席,进而在朝,就可以组成一党的责任内阁;退而在野,也可以严密地监督政府”宋教仁试图成立的“内阁”在组织形式上与下列哪个国家相似()A英国 C德国 解析本题以中华民国切入,考查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结合材料信息“在国会里头获得半数以上的议席,进而在朝,就可以组成一党的责任内阁”可知,首先要成为国会第一大党,进而由首相进行组阁,与英国责任制内阁的组织形式相似,故选 A 项。 法国总统经过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德国宰相主持内阁,由皇帝任命;美国总统领导联邦政府,人员任命由总统决定,故 B、C、D 7、盾尖锐,故 A 项错误;王权开始受到削弱是 1689 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故 B 项错误;18 世纪中叶,责任制内阁形成并得以完善,故 C 项错误。 72016日照模拟 温斯顿丘吉尔是唯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英国首相,在他的英语国家史略一书中记载道:“当查理一世在断头台上身首分离时,数以千计的观众发出痛苦的呻吟,当不受法律约束的克伦威尔死后,在许多人心中暗自怀着一种如获释重的轻松感,英国为克伦威尔举行了一次最欢乐的葬礼。 ”这说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A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保护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果实B继承了悠久的传统,照顾了人民的心理承受力C对国内国外的政治思想和制度产生重大的影响D导致统治方 8、式从人治走向法治答案题考查的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原因。 观众发出痛苦的呻吟,反映人民对国王的崇敬及国王被处死的悲痛,长期的君主制使得国王在民众心目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为克伦威尔举行最欢乐的葬礼从反面印证了这一点。 后来英国确立英国君主立宪制,也是考虑到了历史传统和民众心理,因此 B 项正确;A、C 、D 三项观点虽然正确,但与材料意思无关,故排除。 82016湖南师大附中月考从世界范围来看,英国最早确立了现代国家制度,如议会制、君主立宪制、两党制等。 君主立宪制、两党制等制度所体现的现代国家制度的核心是()A突出依法行政 B对君权的制约C强调主权在民 D对权力的监控答案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的政体,目的 10、年通过,英国选民增加了22 万人。 摘自世界近代史材料二19 世纪中叶,英国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再次掀起争取国会选举改革的斗争。 1867 年保守院的席位,分配给工业城市,降低选民资格。 这次改革使选民人数由 人,扩大到了 人;城镇区公民,除寄宿制工人外都取得选举权,但农业工人和不住在城镇各选区的产区工人(包括矿工),都没有选举权。 摘自世界近代史材料三1884 年自由党的格莱斯顿内阁进行第二次国会选举改革,使广大小生产者和一部分工资农业工人获得了选举权,选民人数从 255 万增加到 450 万。 1885 年议会又通过重新分配议席法案,限定每 54000 人选举议员一人;除十二个城市选区外,一律实行单议。2017历史(人教版)一轮特训 7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Word版含解析
相关推荐
2、有什么指望呢”可见怀特主张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促进美国的发展,避免出现各州各自为政、一盘散沙的局面,故 D 项正确;A、B 两项与材料意思不符;当时美国已经通过了 1787 年宪法,资产阶级的利益得到了宪法保障,故 C 项错误。 22016广东联考 美国历史学家 J卢姆说:全世界都说过,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是不可能的。 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一个虽然疆域和人口扩大
2、会”反映了一种平等观念。 这一转变反映了传统的华夷观受到冲击。 故 C 项为正确答案。 22016正定月考 对于鸦片战争,有人称为中英战争,有人称为通商战争,也有人称为夷匪犯境。 其中淡化了历史认识中价值判断的表述是( )A中英战争 B鸦片战争C通商战争 D夷匪犯境答案题主要考查的是对鸦片战争的评价。 所谓“价值判断” ,即对事件中的各方作出一定的褒贬评价。 B
色。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光色之迷。 (二) 新课教学: 光的色散现象: (教师演示 ): 在暗室中将一束白光透过三棱镜折射后,调整角度,将光谱再现与屏幕 上。 (教师提问 ):看到了什么现象。 (学生描述 ): 白光透过三棱镜,会分解成许多不同颜色的光。 (教师引导 ):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光的色散。 请同学根据光的色散原理图归纳什么是光的色散。 (学生归纳 ): 白光透过三棱镜,分解成红
示) 光的折射规律: 通过刚才的实验教师把刚才光的折射现象用电脑显示出光的折 射光路图。 从图中介绍,什么是折射光线和折射角。 为了防止学生把折射光线与界面夹角误认为折射角。 所以,要特别指出:折射角是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并用电脑显示) 下面我们来做个实验研究光从空气射入玻璃有什么规律。 要求学生要注意观察,并用电脑显示观察目的:①光从哪一种介质中射入哪一种介质中的。 是怎样入射的。
4、在是在云贵川地区”说明红军已经在长征的途中,故 B 项错误;第五次“围剿”是在长征之前,故 C 项错误;“为了战胜这些敌人,红军的行动必须有高度的机动性”体现了红军长征途中军事路线的重大转折,故 D 项正确。 提能题组52016·广西钦州月考1927 年 12 月发表的 武装暴动的问题一文中提出:“中国豪绅资产阶级因为资本主义发展的落后,不能成为一个整个儿阶级势力,他们内部分裂冲突
2、;“否定法国大规模的革命”虽有体现,但不是作者的核心观点,作者的核心观点在于后半部分,强调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政治制度,故 B 项错误;作者不是强调实行民主政治的重要性而是强调解决问题手段变化的重要性,因为革命的目的之一也是建立民主政治,但是革命容易造成社会动荡,这是作者批判的,故 C 项正确,D 项错误。 22015成都摸底1875 年法国宪法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