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历史(人教版)一轮特训 18 两极格局的形成 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3、德、东德相继成立,德国分裂,故 B 项正确。 32016蚌埠质检1946 年 2 月 22 日,美国驻苏联大使馆代办指出:“苏联不会直接向发达的西方世界扩张,而是要向不属于西方世界的国家和战前的广大殖民地地区,即介于西方世界和苏联之间的广大的中间地带进行扩张。 因此必须下决心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 ”作者的这段言论()A为“遏制理论”造势 B推进马歇尔计划实施C促成北约成立 D引发古巴导弹危机答案题干“因此必须下决心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可以看出作者是在呼吁美国政府去遏制苏联,故 A 项正确;马歇尔计划是通过西欧进行经济方面援助来稳定西欧资本主义制度,与题意不符,故 B 项错误;北约是以美国为首的军事 5、学家估计:二战后联邦德国从 1949 年起,人均获得 140 马克的补助,而民主德国却人均负债 2500 马克。 下列因素可促成上述现象出现的是()A参加“北约”和“华约”的时间不同B联邦德国率先加入欧洲煤钢联营C两国处于“冷战”格局的战略地位不同D两国对马歇尔计划的态度不同答案北约”和“华约”是二战后美苏主导下的政治军事集团,不涉及经济援助,故 A 项错误;欧洲煤钢联营于 1951 年成立,与题干时间“1949 年起”不符,故 B 项错误;两国分别被美苏视为“冷战”的前沿,故 C 项错误;二战后初期,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通过援助欧洲国家,企图扶持和控制欧洲,联邦德国接受,而民主德国拒绝,因此出 7、库B双方用冷战代替了直接对抗C全面冷战的局面正式形成D “和平”政策取代了冷战政策答案苏全面冷战局面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1955 年华约的建立,故排除 C 项;美苏由于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不同,采取了直接对抗和间接对抗的方式,B 项表述错误;D 项与史实不符,排除;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在美苏争霸中赫鲁晓夫试图同美国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 答案是 A。 82016兰州一中模拟读图中两幅图片,对其解读不正确的是( )A柏林墙阻止了东西柏林之间市民的来往B柏林墙成为二战后德国分裂的象征C柏林墙是西德修筑的,防止东德人逃入西德D柏林墙是冷战的标志性建筑答案林墙是 1961 年民主德国为阻止居民外流和 9、。 这一缓和的主要特征,在于欧洲局势渐趋正常,军备控制谈判取得显著进展70 年代后期开始,两国关系再度重新紧张,其原因主要在于苏联在亚非两洲进行频繁的直接或间接军事干涉,连同美国在越南战争失败后扩展海外军事、政治义务的倾向重新显著抬头。 摘编自时殷弘美苏冷战史:机理、特征和意义材料三这种“两个世界”对抗的格局虽然在历史的长时段中仍属于过渡形态,但毕竟改变了世界体系发展的自发性走向,并由此在战后 40 余年间影响了部分国家和部分地区的发展道路。 俞邃大国关系调整与世界格局的发展(1)依据材料一,概括美国学者关于“冷战”起源的观点。 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冷战”起源的原因。 (8 分)(2)依据材料二与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