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历史(人教版)一轮特训 18 两极格局的形成 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3、德、东德相继成立,德国分裂,故 B 项正确。 32016蚌埠质检1946 年 2 月 22 日,美国驻苏联大使馆代办指出:“苏联不会直接向发达的西方世界扩张,而是要向不属于西方世界的国家和战前的广大殖民地地区,即介于西方世界和苏联之间的广大的中间地带进行扩张。 因此必须下决心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 ”作者的这段言论()A为“遏制理论”造势 B推进马歇尔计划实施C促成北约成立 D引发古巴导弹危机答案题干“因此必须下决心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可以看出作者是在呼吁美国政府去遏制苏联,故 A 项正确;马歇尔计划是通过西欧进行经济方面援助来稳定西欧资本主义制度,与题意不符,故 B 项错误;北约是以美国为首的军事 5、学家估计:二战后联邦德国从 1949 年起,人均获得 140 马克的补助,而民主德国却人均负债 2500 马克。 下列因素可促成上述现象出现的是()A参加“北约”和“华约”的时间不同B联邦德国率先加入欧洲煤钢联营C两国处于“冷战”格局的战略地位不同D两国对马歇尔计划的态度不同答案北约”和“华约”是二战后美苏主导下的政治军事集团,不涉及经济援助,故 A 项错误;欧洲煤钢联营于 1951 年成立,与题干时间“1949 年起”不符,故 B 项错误;两国分别被美苏视为“冷战”的前沿,故 C 项错误;二战后初期,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通过援助欧洲国家,企图扶持和控制欧洲,联邦德国接受,而民主德国拒绝,因此出 7、库B双方用冷战代替了直接对抗C全面冷战的局面正式形成D “和平”政策取代了冷战政策答案苏全面冷战局面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1955 年华约的建立,故排除 C 项;美苏由于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不同,采取了直接对抗和间接对抗的方式,B 项表述错误;D 项与史实不符,排除;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在美苏争霸中赫鲁晓夫试图同美国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 答案是 A。 82016兰州一中模拟读图中两幅图片,对其解读不正确的是( )A柏林墙阻止了东西柏林之间市民的来往B柏林墙成为二战后德国分裂的象征C柏林墙是西德修筑的,防止东德人逃入西德D柏林墙是冷战的标志性建筑答案林墙是 1961 年民主德国为阻止居民外流和 9、。 这一缓和的主要特征,在于欧洲局势渐趋正常,军备控制谈判取得显著进展70 年代后期开始,两国关系再度重新紧张,其原因主要在于苏联在亚非两洲进行频繁的直接或间接军事干涉,连同美国在越南战争失败后扩展海外军事、政治义务的倾向重新显著抬头。 摘编自时殷弘美苏冷战史:机理、特征和意义材料三这种“两个世界”对抗的格局虽然在历史的长时段中仍属于过渡形态,但毕竟改变了世界体系发展的自发性走向,并由此在战后 40 余年间影响了部分国家和部分地区的发展道路。 俞邃大国关系调整与世界格局的发展(1)依据材料一,概括美国学者关于“冷战”起源的观点。 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冷战”起源的原因。 (8 分)(2)依据材料二与所。2017历史(人教版)一轮特训 18 两极格局的形成 Word版含解析
相关推荐
评价 解释( 1)是由于视觉误差问题( 2)是由于视野问题,并解释给出能看到全身像的镜长 小明离平面镜 5米 ,他的像到镜的距离为。 他与镜中像间的距离为。 检查视力时,要求人到视力表的距离为 5 米,可是此房间只有 3 米,你能想个办法吗。 根据前两题的基础,此题应该有思路 根据学生回答给予评价,讲解最好方法 小明离平面镜 5米 ,当他回答
3、据所学知识可知,反映的是二战后美日经济领域的竞争加剧,C 项正确。 本题易错选 D 项,日本经济实力大增,挑战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美国地位有所动摇,但仅限于经济领域,日本不是政治大国。 32015广东肇庆模拟1964 年中法正式建交。 美国甚感震惊,但又无可奈何,只好由美国国务卿发表一个声明表示“遗憾”。 而戴高乐总统则非常自信地说“法国承认中国只不过如实地承认世界”
折射。 提问:什么原因。 讲解折射的含义 研究光的反射时研究什么。 同理研究折射也是要研究折射光线在哪 光从空气射入水中 板书折射光路,参照反射光路,给出各物理概念 观察图片景物,回答问题 铅笔插入水中,硬币放纸杯中,恰好看不见为止向内到水,观察并回答现象 有的同学可以回答出折射 回答
2、族和官僚可以通过奴婢和耕牛另外获得土地,奴婢授田额与良民同,耕牛一头授田三十亩,限四头牛。 其主要影响是()A从根本上解决了土地兼并的问题B使劳力与田业相结合促进了农业生产C将农民束缚于土地上以加强控制D保留了贵族官僚在土地数量上的优势答案题考查的是北魏的均田制。 关键信息:贵族和官僚可以通过奴婢和耕牛另外获得土地。 据此可知,题干强调贵族除自身之外,还可以通过奴婢和耕牛获得与良民相同的土地
3、,比农业要低得多;清代商人出现亏损时,统治者常常要“优商” “恤商”。 与之相比,统治者很少在农家收成下降时优恤农民。 这表明( )A古代统治者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B古代对商业采取的政策较为灵活C宋以后国家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D商人地位逐渐超过其他社会阶层答案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可用排除法。 中国封建社会一直实行重农抑商政策,A、 D 两项不符合史实;农业税收是政府的主要来源
2、应该享有平等的权利,它们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都应该得到尊重,而不应受到侵犯。 任意摆布亚非人民命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这次会议最引人注目的是()A新中国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B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C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答案据题干可知,这次国际会议是 1955 年的亚非会议,会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故 B 项正确;A 项是指日内瓦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