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历史(人教版)一轮特训 20 新中国的外交关系 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2、应该享有平等的权利,它们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都应该得到尊重,而不应受到侵犯。 任意摆布亚非人民命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这次会议最引人注目的是()A新中国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B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C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答案据题干可知,这次国际会议是 1955 年的亚非会议,会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故 B 项正确;A 项是指日内瓦会议,C 项是在 1953 年处理中印边界问题时提出的,D 项发生在1971 年,均与题意不符。 3下列重大国际关系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中日邦交正常化美国从越南撤军不结盟运动开始兴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 5、会主义国家停止无偿援助,对资本主义国家开展外交活动,体现了新时期中国外交突破意识形态的限制,开展全方位外交,故选 B 项。 62015成都模拟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世界贸易体制规则,坚持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扩大同各国各地区利益汇合点,以周边为基础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 目前,中国在多边、周边、区域合作等方面,取得成就最大并发挥主导作用的是()A亚太经合组织 B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上海合作组织 D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答案题考查的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积极参与上海合作组织的活动。 抓住材料关键信息“发挥 6、主导作用”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上海合作组织是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 中国积极参与上海合作组织的活动,并发挥了主导作用,故 C 项为最佳答案;亚太经合组织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的经济合作官方论坛,中国只是21 个成员国和地区之一,不能起到主导作用,故排除 A 项;东盟以东南亚 10 国为主体,中国以 101 或 103 参加活动,能够起到重要的积极作用,但不能够起到主导作用,故排除 B 项;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是以联合国为中心进行的多边外交,自然也不能够起到主导作用,故排除 D 项。 提能题组71950 年中国外交部发布外侨管理外资处理意见 ,其中规定对“帝国主义及其仆从国家 9、、决不当头、有所作为”等对外关系指导方针,提出这一方针的主要国际背景是( )A中美正式建交B苏东剧变,社会主义运动遭受巨大挫折C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D第三世界国家期望中国领导社会主义革命事业答案据“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和“决不当头”等信息可知 B 项正确。 A 项发生于 1979 年,与题干中时间不符,D 项不符合史实,C 项是国内背景,均排除。 112016定州高三月考1943 年发表的开罗宣言 肯定了台湾、澎湖是“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 ,必须归还中国。 海峡两岸高调纪念,日本各界选择性“遗忘”。 这种现象不能反映()A中日彼此之间存在认知上的误差B中日不能相 11、国两个大国的影响,不敢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1991 年两极格局解体,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亚洲、欧洲国家同中国联系加强。 二、非选择题(共 40 分,其中 13 题 20 分,14 题 20 分)132015无锡一模 二战以来,中美两国均对对方呈现过不同的媒体报道,从中亦可见证两国交往历史的变迁。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伴随着朝鲜战场烽烟四起,成吉思汗的好战形象重新在美国人脑海中浮起,中国被视为莫斯科的“傀儡”和忘恩负义的“侵略者”。 中国在美形象也进入了一个新历史时期。 王立新试论美国人中国观的演变(18 世纪1950 年)材料二人民日报对美报道语态所占比例对比统计材料三2010 年美国人给中 13、二指出中国媒体对美国形象的塑造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8 分)(3)根据材料三、四分析,近年来美国对中国的主要印象是什么。 美国认为中国在哪些方面对其形成挑战。 (4 分)答案(1) 中国观:莫斯科的“傀儡” ,忘恩负义的“侵略者”。 背景:美苏冷战(两大阵营对峙);中国“一边倒”外交政策;朝鲜战争爆发( 或中国抗美援朝)。 (2)变化:片面(否定)到客观 (由消极为主到中性积极为主)。 原因:美中关系的变化(或中国对美政策的变化);中国推行改革开放,促使中国对美认识更加理性和客观;国际形势的变化。 (3)印象:亦敌亦友。 挑战:文化价值观、经济发展模式、国际格局 14、。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可从材料一中“莫斯科的傀儡和忘恩负义的侵略者 ”的信息概括答案;第二小问,结合当时国际格局变化、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政策以及中美两国军事对抗角度归纳答案。 第(2)问第一小问,可从计量史学视角分析表中信息,从横向数字看,积极和中性报道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而消极报道呈下降趋势,从而概括出答案;第二小问,结合表中时间信息可从中美关系、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形势变化等角度分析作答。 第(3)问第一小问,可从材料三中“25%的美国人认为中国是合作伙伴,只有 17%的美国人认为中国是敌人”的信息归纳答案;第二小问,从材料四中“中国国内民族情感的上升” “中国经济模式的改变” “中国对于现。2017历史(人教版)一轮特训 20 新中国的外交关系 Word版含解析
相关推荐
3、,比农业要低得多;清代商人出现亏损时,统治者常常要“优商” “恤商”。 与之相比,统治者很少在农家收成下降时优恤农民。 这表明( )A古代统治者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B古代对商业采取的政策较为灵活C宋以后国家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D商人地位逐渐超过其他社会阶层答案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可用排除法。 中国封建社会一直实行重农抑商政策,A、 D 两项不符合史实;农业税收是政府的主要来源
2、族和官僚可以通过奴婢和耕牛另外获得土地,奴婢授田额与良民同,耕牛一头授田三十亩,限四头牛。 其主要影响是()A从根本上解决了土地兼并的问题B使劳力与田业相结合促进了农业生产C将农民束缚于土地上以加强控制D保留了贵族官僚在土地数量上的优势答案题考查的是北魏的均田制。 关键信息:贵族和官僚可以通过奴婢和耕牛另外获得土地。 据此可知,题干强调贵族除自身之外,还可以通过奴婢和耕牛获得与良民相同的土地
3、德、东德相继成立,德国分裂,故 B 项正确。 32016蚌埠质检1946 年 2 月 22 日,美国驻苏联大使馆代办指出:“苏联不会直接向发达的西方世界扩张,而是要向不属于西方世界的国家和战前的广大殖民地地区,即介于西方世界和苏联之间的广大的中间地带进行扩张。 因此必须下决心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 ”作者的这段言论()A为“遏制理论”造势 B推进马歇尔计划实施C促成北约成立
本刻。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让入射光线沿光屏投射到平面镜上 讲解法线 研究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的相互位置关系 观察图片特点回答特点 学生了解实验器材、实验目的、要求和关键点 知道什么叫入射光线及入射点 观察反射光线
3、润增多”这一历史现象在西欧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B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C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D促使商路及商业中心的转移答案题主要考查价格革命的影响。 马克思所述的“工资和地租跌价” “工业利润增多”是指新航路开辟后引起的“价格革命” ,具体表现为 A、B、C 三项;D 项是“商业革命”的表现。 42016衡水月考 非洲塞内加尔境内的戈雷岛遗址见证了1518
3、是()业革命促进了资本和生产的高度集中C资产阶级革命改变了世界历史D美国已经确立了世界霸权地位答案题考查的是垄断组织。 由表格可见,18701900 年间美国钢铁业企业总数减少,而工人总数、产量、投资都增加,且增加幅度较大。 由此得出,一部分企业集中了钢铁业的资本和生产,而这种垄断正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结果,故 B 项正确;该表未体现世界范围,故 A 项错误;该表未体现资产阶级革命改变世界,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