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历史(人教版)一轮特训 选2-2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2、,宋教仁遭枪击,22 日不治身亡。 宋教仁一案曝光,引起舆论大哗,各界攻击矛头直指袁世凯。 1912 年至 1916 年 6 月的袁世凯统治时期,各派为争夺内阁展开了激烈争斗,先后竟有八届内阁走马灯似的更替,成为民国初政治史上的一道奇特景观。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材料二1913 年 10 月 6 日,国会两院在所谓公民团(实为袁手下伪装的士兵警察及便衣特务)的叫喊声中,举行总统选举。 这些人包围了国会,叫嚷“今日非将公民所属望的总统选出,不许选举人出会场一步”。 但即使在这种恐吓之下,袁在前两次投票中仍未能获得足够当选的票数,而只是在第三轮投票中才得以获得多数选票。 10 月 10 日,袁正式就任大 5、出孙中山的五权分立思想在当时能否贯彻实施,并加以简要说明。 (7 分)答案(1) 相同:认为宪法是国之根本;把西方政治学说与中国传统政治智慧结合起来;主张法治,反对封建专制。 不同:梁启超更重视建立相对完善的法律体系,孙中山更重视权力的协调;梁启超以法律形式确立并维护君主立宪,孙中山以法律形式确立并维护民主共和。 (2)不能。 孙中山过分重视五权之间的协调配合,忽视了它们之间的制约,且把五权归于总统的领导之下;当时的中国不具备实施分权制衡的条件。 (如果考生从政治、经济、思想、社会等具体的历史现象进行说明,可酌情给分)3材料延安道路的核心是完善群众路线和在农村加强革命的民族主义,这成为毛泽东思想的两大支 6、柱。 根据他的群众路线方法,毛泽东热忱地关注农民的需要,开展土地改革和减租减息,促使农民全面地参与根据地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组织。 确实,陕西和边区的贫瘠刺激而非阻碍了“农民激进主义”的诞生,而抗日战争则给予了革命的民族主义以新的动力。 为了动员起缺乏经验的农民阶层,毛泽东在乡级以下创立了贫农团和农会,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分地运动。 农民直接参加针对农村贫穷和压迫等地方问题的群众性社会政治动员,不仅加强了阶级意识,也迫使他们驱走传统的怯懦心理。 此外,19371941 年所有 16 岁及以上的农民,都通过不记名投票的平等直接普选机制,加入了政治活动的潮流。 他还阐述了“三三制”。 该项制度将参加边区政府和参议会 8、。 (2)调动了农民参加抗战的积极性,成为抗日战争的新动力;加强了农民的阶级意识,使农民克服了传统的怯懦心理,积极参与民主运动;延安的民主政治制度,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新中国建立人民民主政权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解析第(1)问,按照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可以从群众路线和加强革命的民族主义两方面来概括。 第(2)问,从调动农民参加抗战的积极性、为新中国建立人民民主政权提供历史经验等角度分析。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2 年初,孙中山与女革命家林宗素会面时说“将来必予女子以完全参政权,惟女子须急求法政学知识,了解平等自由之真理” ,孙中山认为“天赋人权男女本非悬殊” ,并表彰参加女子北伐队 10、权,它都将带来最有利的回应,那就是对社会有益。 一旦妇女获得选举权,它将增强妇女承担政府职能的兴趣和领悟能力;妇女通过对公民权概念的亲身体验,提高教育孩子的能力,从而成为一个更完美的母亲;妇女获得与丈夫平等的地位,打破夫妻之间一方卑躬屈膝、另一方残暴专横的不公正关系,从而更有利于妇女成为一个好妻子。 摘编自再探二十世纪初美国女权运动迅猛发展的原因(1)根据材料一,概述孙中山、林宗素和章炳麟争论的焦点以及各自的理由。 (10 分)(2)根据上述材料,比较孙中山和卡特所持观点的异同。 (10 分)答案(1) 焦点:女子参政权问题。 孙中山、林宗素的理由:天赋人权;女性在辛亥革命中的作用;女性的觉醒。 (任答两 12、有能的人组成的政府掌握。 孙中山认为,只有这样将“权与能”分开,才可以做到“人民有权,政府有能”。 又根椐革命发展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治国措施,保证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分阶段、按步骤进行。 材料二民(国) 初颁布了商人通例 公司条例 证券交易所法等法规,涉及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和政府管理等领域。 在全国工商会议上,工商界代表对公司注册章程、商标法、商会法等提出了许多建议和要求,工(农)商部在制定相关法规时均有所采纳,并在参考西方有关法规的基础上,较多地注意了本国状况。 摘编自民国初期的经济法制建设材料三从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到 1954 年这五年时间里,人民民主政权在全国各地普遍建立并得到巩固。 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