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八年级101走进微观1内容摘要:
知道了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则所组成,知道了原子是 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所组成,就能解释物体的带电与不带电。 一个物体没有带电,是因为( ) A.物体内部没有电荷 B.物体内部原子个数与电子个数相等 C.物体内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与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 D.物体内原子核的正电荷数与一个电子所带负电荷数相等 闯关点拨 原子是由核外电子和原子核组成的,而电子和原子核都是带电的,所以任何物体内部都有电荷。 物体内部原子个数与电子个数一般是不等的,但是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相等。 由于质子与电子所带电的电性相反、电量相等,且中 子是不带电的,所以原子是不带电的。 故一般情况下,物体对外也不显电性。 答 选 C 智 能 训 练 基础知识训练 1.卢瑟福提出的假说最接近实际,他认为原子中心有一个带正电的原子核,带负电的电子绕原子核高速旋转,人们把这种模型称为 _____________模型。 (题型二) 2.原子核是由质子和 组成的。 纳米技术是高新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纳米是很小的长度单位, mnm 9101 ,若一个分子的直径为 m1010 ,则我过科学家制造 的那么碳纤 维管的直径是 nm33 ,相当于 _______个分子一个一个排列起来的长度。 (题型二) 3.电子的发现说明 _____________是可分的,质子和中子的发现说明 _____________是可分的;夸克的发现说明 _____________是可分的。 (题型二) 4. 1g 食盐中约有 1022 个分子,把 1g 食盐投入一个水库中,已知水库的蓄水量为4109m3,如果食盐分子均匀分布在水库的水中,那么每立方厘米的是中约含有 __________个食盐分子 . (题型一 ) 5.有四种物质:①细胞,②电子,③原子,④质子.按从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沪科版物理八年级101走进微观1
相关推荐
2、兼并和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故 D 项错误。 22015课标全国卷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 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A坊市制度瓦解 B土地集中加剧C农业技术进步 D海外贸易拓展答案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人口南迁给南方地区带去先进的农业技术,促进了南方地区经济的发展,故选 C 项。 A、D 两项与题意无关。 B
2、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于 1942 年,与题干时间不符,A 项错误;B、 D 两项材料未反映,排除。 22015课标全国卷如果以“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 ”为题撰写专著,贯穿全书的主线应该是,美苏两国()A根本利益的趋同 B军事冲突的加剧C国家实力的消长 D敌对意识的淡化答案极格局的形成是美苏实力均势的结果,而其解体则是美苏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的结果,因此两极格局确立与解体的主线是国家实力的消长
2、利于对日持久防御作战,故选 B 项,A、C、D 三项均不正确。 22015课标全国卷1938 年,日本侵略者在北平设立 “中国联合准备银行” ,发行“联银券” ,流通于平、津、鲁、豫等地;同时还发行了大量不具备货币性质的“军用票” ,流通于市场。
2、反映出()A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C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答案间崇拜得到朝廷认可,说明朝廷对该地区风俗文化的认可,实质上也是该地区政治地位和经济实力上升的重要反映。 从材料信息看,宋代东南沿海地区的民间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其实质是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故选 A 项。 B、 C 两项与史实不符
3、这表明唐代工匠()频繁更换工种长期在官府作坊干活职业是世袭的是临时工人A BC D答案巧业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 , “不得别入诸色” ,表明工匠职业是世袭的,不可更换工种,排除,正确答案为 B。 考向分析(1)古代中国手工业曾经长期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高考对古代中国手工业成就的考查主要是要求认识不同时期手工业产品的特色。 (2)高考试题一般将古代中国手工业三种生产模式与农业
3、A缩小城乡差距 B促进农业快速发展C推动城市化进程 D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答案车是工业革命的产物,火车将沿途乡间的英国人民抛进城门口越来越稠密的人群之中,表明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进程,故 C 项符合题意。 材料不涉及城乡两地的状况和农业状况,不能得出 A、B 两项结论;当时英国工业城市崛起,大量人口向工业城市集中,农村城镇化还未提上日程,D 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