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历史(人教版)一轮演练 选1-2 近代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2、争对俄国来说是“绝望的搏斗”。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 1861 年改革“延缓了革命但并不能消除革命”。 答案(1) 英国、法国。 落后的农奴制无法战胜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2)延缓:废除农奴制,促进俄国资本主义发展;一定程度上缓和社会矛盾,巩固沙皇统治。 不能消除:农奴制改革不彻底;政治上保留了沙皇专制制度;经济上保留了大量的农奴制残余;没有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联系所学俄国改革的背景,从俄国与工业化强国英法的国力差距的角度作答。 第(2)问,结合材料二评价俄国改革的信息和所学知识,从俄国改革历史影响的积极性和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 5、相效仿;学习西方表面化。 (2)变化:由模仿虚饰变为理性对待。 前因:摆脱民族危机;改变落后状况。 后因:全盘西化的现实危害;传统文明的社会价值。 (3)实质:片面理解西方文明( 不了解西方文明的内涵)。 解析第(1)问,提炼材料信息回答即可,如由材料一信息“太政官发布布告” “自天皇以下”等可得出自上而下推行的结论,由“众人趋之若鹜”可得出国民竞相效仿的结论等。 第(2)问,第一小问由材料二信息“绝不是仅凭一朝一夕的模仿和虚饰就可以得到解决的”可得出日本人认识到模仿虚饰的缺陷,开始理性对待西方文明的结论;第二小问,前者原因可从摆脱民族危机和改变落后的现状这一角度思考作答,后者原因可从全盘西化的危害等角 7、方式建立一支新的由应征者组成的军队,这些措施始终停在纸上,因为军队支持始终维护旧秩序的皇太后,这时,他废除了年轻的皇帝,宣布由她自己摄政;废除了所有的改革法令,杀害了六位维新派领导人。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概括出“百日维新”的措施。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维新变法失败的原因。 答案(1) 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建立新式学校;鼓励机器大生产与发展工商业;建立西方式的新军。 (2)失败原因:军队不支持;顽固派实力过于强大;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采取的方法与斗争策略不当(要求过急;幻想争取帝国主义与袁世凯的支持) ;缺乏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 8、材料、归纳、概括材料信息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第(1)问考查的是“百日维新”的相关措施,根据材料信息,依次展开即可。 主要涉及到政治上,即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即鼓励发展机器大生产与工商业;教育上,即建立新式学校;军事上,即建立西式军队。 第(2)问考查的是“百日维新”失败的原因。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相关史实,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失败的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根本原因等。 结合相关史实,依次展开认识,所组织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22016包头九中模拟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 世纪中期)俄国人口中的大多数是依附于主人的农奴。 与 1848 年前东欧中部的情况相比,俄国的农奴身份更加具有法最新海量 11、废除了农奴制,农奴获得了法律上的自由。 但因赎地背负了沉重的债务,并受到了村社的束缚。 解析第(1)问从材料中“农奴是被占有的 ,可以买卖,还可以在农业以外的工作上役使” , “部分农奴耕耘土地,无偿地为贵族们操劳” , “主人对他们的农奴负有某种家长式的责任”等信息分析地主与农奴的基本关系;从“法律从不干预或者只是极少地干预贵族与农奴之间的事务”分析国家与农奴、地主的基本关系。 第(2)问,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信息有夸大之处。 联系农奴制改革后农奴地位的变化等知识回答:1861 年改革,俄国废除了农奴制,农奴获得了法律上的自由。 但因赎地背负了沉重的债务,并受到了村社的束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