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历史(人教版)一轮演练 选2-2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3、利后,各党派在宪政原则下地位一律平等。 (2)原因:抗战胜利,国共两党军事、政治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多数政党和国内和平民主力量的推动;美、苏等国际因素的制约。 影响:进一步加强了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民主力量,推进了国内政治民主化进程;为以后构建多党合作奠定基础。 解析第(1)问,由材料“愿在国民革命抗敌御侮之旗帜下共同奋斗者,政府自无不开诚接纳,咸使集中于本党领导之下” “政府应承认国民党、共产党及一切党派的平等合法地位”等概括回答。 第(2)问, “原因 ”结合抗战胜利后的国内、国际形势回答即可;“影响”结合“变化” “原因” ,从对当时民主政治发展的影响的角度分析即可。 22015课标全国卷材料所谓立 5、伪立宪也,政治之装饰品也,与欧美各国之共和立宪绝非一物。 摘编自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1916 年)(1)根据材料,概括陈独秀关于实现民主政治的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陈独秀关于实现民主政治的主张。 答案(1) 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多数国民须自觉居于主人地位,具有主动精神;自觉参与建设政府、制定并维护宪法。 (2)从思想文化层面反思清末民初民主政治失败的原因;认识到民众觉悟才是实现民主政治的关键,要唤醒国民的政治自觉;发展了民主思想;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开展,起到思想解放作用。 解析第(1)问,据材料中的“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多数国民之自觉与自动”等信息,从国民主动参与国家政治 7、稼人,都一视同仁,并不因特殊情况而有出入;第二,这些法律除了为人民谋福利这一最终目的之外,不应再有其他目的;第三,未经人民自己或其代表同意,绝不应该对人民的财产课税;第四,立法机关不应该也不能够把制定法律的权力让给任何其他人,或把它放在不是人民所安排的其他任何地方。 摘编自洛克政府论材料二孙中山非常重视法律在治国中的作用,他一再强调国无法则不立,国家治乱一系于法,并提出立法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他认为,民国立法要从实际出发,既要适应时代,又要符合国情;在内容上要体现民权主义立国精神,在方法上要行国民创制、复决法律之制;要切实维护法制的统一,立法务必根据大法,会议法律当与根本大法不相抵触。 不管任何人 9、同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力图实现其法治思想的途径,并分析其法治思想的现实意义。 答案(1) 共同点:法律至上;主权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分权制衡等。 ( 答出其中三点即可)(2)途径:注重法制建设,重视立法;健全执法机关,选拔好官吏;设立监察机关,加强对官员的监察力度;给予民权,人人知法守法等。 (答出其中三点即可)现实意义:有利于完善法律制度;有利于公正执法,违法必究;有利于加强对官员的监察,健全监督机制;有利于普及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懂法守法等。 (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第(1)问比较两则材料可知,洛克与孙中山都重视法治,重视人民的主体地位,提倡分权制衡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据此回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