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历史(人教版)一轮演练 选3-3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及和平与发展 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2、规定:缔约的核国家保证不直接或间接地把核武器转让给无核国家,不援助无核国家制造核武器;缔约的无核国家保证不制造核武器,不直接或间接地接受其他国家的核武器转让,不寻求或接受制造核武器的援助,也不向别国提供这种援助。 摘编自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联合国通过 1576 号决议后有关国家仍要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得以签订的原因及其作用。 答案(1) 联合国大会决议没有规定非核国家的责任,不能有效控制核武器扩散;有核国家增多。 (2)原因:核武器危害巨大;世界反战反核和平运动的高涨;美、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 4、达成了共识,联合国和其他国家也积极推动。 而达成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肯定能降低核战争危险,有助于世界和平,当然对有核国家也是有利的,即有助于维护他们的垄断地位。 22013课标全国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越南战争使美国的政界、军界高层在后来进行战争决策时“形成一种新的共识:美国只应把动用军事力量作为最后一种手段;只有当美国国家利益明显受到影响时方可这样做;只有当获得公众强有力的支持时才能这样做;只有在有可能相对较快地以较小代价取得胜利时才能这样做”。 摘编自哈佛西提可夫越战的战后影响材料二1990 年 12 月,海湾战争“沙漠风暴”行动发起之前,美国总统乔治布什表示:“你们尽管放心,倘若需要采取军 6、考查越南战争与海湾战争。 第(1)问,从材料信息看,美国对越南战争的教训总结为:军事力量是最后不得已的手段、只有当美国利益受到明显影响时才动用武力、只有得到公众支持时才发动战争。 海湾战争时美国明显吸取了越南战争的教训。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海湾战争爆发前,美国对伊拉克采取了一系列非军事措施,如制裁等;海湾战争是美国主导下的多国部队共同对伊拉克作战,并得到联合国授权,还属于高科技战争,所以海湾战争没有成为“另一个越南战争”。 第(2)问,注意从两次战争对“国际关系”影响的角度,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考向分析本考点在近五年高考中属于高频考点,预计在 2017 年高考中仍将出现,在备考中要关注与当今国际局势、 8、埃及发动进攻。 第三次中东战争(1967 年):又称“六五战争” ,阿拉伯国家称“六月战争” ,以色列称“六天战争”。 1967 年,以色列借口埃及封锁亚喀巴湾,于 6 月 5 日晨,对埃及、叙利亚、约旦发动突然袭击。 第四次中东战争(1973 年 10 月):又称“十月战争”。 这场战争是埃及、叙利亚等阿拉伯国家为收复失地而对以色列的战争。 阿拉伯国家以石油为武器(石油提价)引发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第五次中东战争(1982 年 6 月9 月):又称黎巴嫩战争。 1982年 6 月 6 日,以色列出兵占领黎巴嫩的领土,袭击黎巴嫩境内的巴解组织及其武装力量,并与在黎的叙利亚军队交战。 (1)根据材料并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