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历史(人民版)一轮特训 第2讲 从汉到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3、2015安徽高考 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 田歆对他说:“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 ”这体现了()A地方无选官权 B选拔官吏以品评为主C察举制的弊端 D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答案料中“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说明地方官的察举工作受到贵戚势力的干扰,这反映了察举制的弊端,故 C 项正确。 察举制下地方官有选官权,故 A 项错误。 B 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 材料体现的是自下而上的选官方式,故 D 项错误。 42015浙江高考 历史发展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 唐、宋、元、明)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通政司、复社、都察 5、实质上是( )A君主专制被颠覆 B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C君权至上的后果 D君主权力受到制约答案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突出特点是君权至上、皇位世袭。 正是由于君权至上,皇帝身边的近臣、内侍或其他人才容易干预朝政,形成专权局面,从而导致皇帝权力的萎缩或丧失,因此 、D 两项与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明显不符,排除 A、D 两项;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因此 B 项也不符合题意。 师说高考考频本部分内容为高频考点。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5 年 21 考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5 年 12 考考过古代专制政治不同时代的具体内容和发展趋势历代行政区划的沿革三省六部制概念的理解不同朝代选官制的不 7、不同。 虽然其能参与政事,但仅仅是参照皇帝的意见,协助决策,不是行使行政权。 因此 A、B、C 排除。 22015孝感一模 隋文帝杨坚确立了三省六部制以后,又对地方机构进行了改革,将州、郡、县三级改并为州、县二级,克服了南北朝时期“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的弊端。 其主要目的在于 ()A节省中央的财政支出 B提高中央的行政效率C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打击地方豪强势力答案材料中“州、县”的改革,体现了隋朝对地方行政区划的管辖,实质上反映了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32016湖南月考 清代学者储大文曰“元代分省建置,惟务侈阔,尽废禹贡分州,唐宋分道之旧。 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2017历史(人民版)一轮特训 第2讲 从汉到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Word版含解析
相关推荐
2、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 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材料二牛顿(16431727)自幼喜欢钻研科学。 1687 年,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 该书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 同年,牛顿被选为国会议员,后被封为爵士,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和法国皇家学会会员。 当时他被公认为活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英国有学识的人都把牛顿“奉为他们的首领
3、治起了一定作用;留下了关于当时西域地区重要的文献记录。 解析第(1)问,可根据“潜心研习,成为一方道教领袖” “及问为治之方”等分析得出。 第(2)问,可从丘处机西行对元朝统治、文化传播等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 22015福建高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御史台是唐代的最高中央监察机关。 唐太宗注意以御史治吏。 他采纳御史大夫李乾祐的奏请,增设殿中侍御史和监察御史各二人。 贞观末年,
2、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改组为法国临时政府。 诺曼底登陆后,法军与盟军一起参加了解放法国的战斗,并在盟军协助下解放了巴黎。 1944 年 10 月,英、苏、美等国先后承认了法国临时政府。 联合国成立后,法国和美、英、苏、中一起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摘编自戴高乐战争回忆录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戴高乐将军号召法国人民坚持抵抗所持的理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节电比平时多了一分关注。 从 2020 年至今,我国的能源供需矛盾突出。 能源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生活质量。 节能,成为“缺电”之后的又一个热门话题。 目前,用电供需矛盾仍然突出,“是不是应该节电,又应该如何节电” 这个问题不得不牵动大家的思考。 有一种很煸情的说法是供电门部是卖电的,卖电的要买电的节电,本身就让人啼笑皆非,再说供电部门只是企业,消费是自由的,用电付钱
A、机械能守恒 B、能量正在消失 C、只有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 D、减少的那 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5. 下列事实中,属于利用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 A、打气筒打气时,筒壁温度升高 B、把烧红的铁块放入冷水中,使冷水变热 C、古代人钻木取火 D、水壶中水沸腾后,水蒸气使壶盖跳动 6. 下列现象与对应的能的转化关系正确的是( ) A、子弹打进墙壁的过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3、诸多原则,如高擎的秤体现的是裁量公平,手握利剑体现的是法律的强制力。 据此,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是,法官审案应()A主要依据道德良知B侧重听取证人证言C不受表象迷惑洞察事实真相D排除一切干扰遵从民众意愿答案官审案时可能会被表象迷惑而导致误判,因此, “双眼蒙布”是警示法官审案不应受表象迷惑,应洞察事实真相,故选 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官审案应主要依据法律而非道德良知,排除 A 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