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九年级181感受信息2内容摘要:
周有个腐败的周幽王,他的爱妃褒姒长得非常美丽,只是从来没有笑容。 一天傍晚,周幽王带着褒姒登上烽火台,命令士兵点燃烟火。 邻近的诸侯们看到烽火,以为敌人来犯,慌忙领兵赶到城下救援。 但见到灯火辉煌,鼓乐喧天,一打听才知是周幽王干的荒唐事儿,只好气愤地 收兵回营。 褒姒见到官兵们狼狈的模样,果然开颜一笑。 这就是“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它说明早在三千多年前,我国就有了利用烽火传递信息的方法。 我们今天的探究,就要从烽火台开始,直到发现电脑网络通信的奥秘,寻找人类社会走向信息时代的脚印„„ 我们的任务 ● 你想探究什么呢。 这里有三项任务: 像烽火台这样传递信息的方法,你还发现了哪些。 请说出 3 种以上。 你感到,我们和我们的祖先,传递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哪些变化。 你认为哪些东西出现,说明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 ● 完成这三项任务,希望你做到: —— 收集符合本组任务要求的 3 份文字资料。 —— 找到 2 件以上照片、图画或实。沪科版物理九年级181感受信息2
相关推荐
旁边的电视机中听到 “ 喀、喀 ” 的声音,针对这种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视机相当于一个电台,电灯是一个接收装置。 B.电灯相当于一个电台,电视机是一个接收装置。 C.电灯打开或关闭时,向外发射电磁波,被电视机所接收。 D.只要导体中有迅速变化的电流,这个导体就会产生电磁波,它就相当于一个电台。 310 3MHz 的电磁波,波长是() A. 1m B. 10m C. 1cm D.
3、 “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 ,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 这一举措客观上()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答案成祖将都城从地处全国经济文化重心地区的南京迁到当时相对落后的北京,需将大量物资由南方输送到北方,客观上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为区域性商帮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条件,故 B 项符合题意,C 项错误。
4、种趋势,没有最终形成,故 时两极格局还没有结束,故 B 项错误;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是在 20 世纪 70 年代,故 C 项错误;结合题干时间“1964 年”以及材料中美国对中法正式建交“甚感震惊,但又无可奈何”可知,法国不再追随美国,体现了法国力图摆脱美国的控制,故 D 项正确。 42015广东东莞调研美国学者霍尔德里奇在 1945 年以来美中关系正常化中说:“尽管 1969
现在已经发现了电流产生磁的作用,电流对电流的作用,那么反过来,磁也应该能产生电。 法拉第认为既然磁铁可以使近旁的铁块感应带磁,静电荷可以使近旁的导体感应出电荷,那么电流也应当可以在近旁的线圈中感应出电流。 他本着这种信念,在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之前六年的日记中就写下了他的光辉思想:“磁能转化为电”。 并使用了“感应” (Induction)这个词,可见他对于电磁感应的存在是坚信不疑的。
3、 项。 32014山东高考20 世纪 40 年代末,美国政府公开宣告其政策是把日本“扶植为非常强大而且具有稳定的自立经济的民主国家”。 其目的是( )A遏制共产主义在亚太地区的扩张B确立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C实现美国战略重心的转移D适应世界多极化发展的需要答案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扶植日本的目的。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在亚洲推行“扶蒋”政策
3、自下。 ”这段话描述的农具是()答案题考查古代中国农业耕作方式。 依据材料“两柄上弯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可知该农具为播种工具耧车,故 B 正确;A、D 反映的是犁耕,不符合题意。 42015江苏高考 唐人写淮北多有“稻垄泻泉声 ”之类的诗句,北宋仍有“水阔人间熟稻天”的描写。 但 1678 年,河道总督的奏疏已是“田地皆成沙土,止产粟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