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历史(人民版)一轮特训 第21讲 改革开放的新局面 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3、是人民,不会是资本主义。 这一讲话应该出现于()A改革开放大幕拉开之际 B浦东开发与开放之时C “南方谈话”发表之后 D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之初答案“最担心的是会不会变成资本主义”及所学知识可知,在改革开放之初,国人对引进外国资本主义的东西持怀疑态度,故A 项正确。 浦东开发与开放是在 1990 年,不存在引入“资本主义”的问题,故 B 项错误;“南方谈话”解决的是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争论的问题,1992 年我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人对引进外国资本主义的东西不再持怀疑态度,故 C、D 两项错误。 42015重庆高考1982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规定,在县以下设乡、民族乡、镇一级人民政府 5、 6 月 18 日,四川省广汉县向阳人做出了一个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举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概括指出材料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时代背景加以阐释。 答案提取历史信息层次一:能结合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准确、全面地概括材料反映的历史信息。 例:人民公社体制开始被打破,政治体制改革已悄然进行;“左”倾思想的束缚依然存在,人们对改革心存顾虑。 层次二:能依据材料,获取表层信息。 例:向阳人悄悄摘下人民公社的牌子,人们对摘牌行为感到忧虑。 层次三:答案与材料没有联系。 进行历史解释层次一:能结合时代背景,在材料所反映的信息和以下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并进行合理解释。 如: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关 8、考查社会主义建设与探索以广告考查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不同时期农、轻、重比重的变化考向 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分析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国企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及特点仿真练习1.2016增城调研1978 年 9 月,邓小平到东北三省考察,他自己说, “我这是到处点火”。 “点火”最有可能是指()A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准备B落实对外开放的决策C贯彻对内改革的决策 D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答案住材料 1978 年的时间予以分析。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时间是 1978 年 12 月,故 A 项正确;落实对外开放的决策、贯彻对内改革的决策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故 B、C 两项错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 10、 C 项错误;农村改革促进了生产力的大发展,这正好弥补了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弊端,故 D 项正确。 32016淄博诊断1982 年,首都钢铁公司开始实施 “包死基数,确保上缴,超包全留,歉收自负”的经营办法,企业效益连年大幅增长。 这( )A推动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出现B得益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C体现了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下放D受惠于市场经济体制有效运行答案合所学知识可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村改革推动了城市的国企改革,故 A 项错误;从题干材料关键词“1982 年,首都钢铁公司包死基数,确保上缴,超包全留,歉收自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企改革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权和经营权的适当分离,体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