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历史(人民版)一轮特训 第31讲 从“师夷长技”到马克思主义传入b 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3、故 C 项错误;该观点主张改良,与革命派主张并不一致,故 D 项错误。 32015永州二模 天演论问世以后, “天演” “物竞” “天择” “适者生存”等新名词很快充斥报纸刊物。 有的学校以天演论为教材,有的教师以“物竞” “天择”为作文题目,有些青少年干脆以“竞存” “适之”等作为自己的字号。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倡导 B严复的译笔古雅耐读C维新思想家的宣传推介 D书中的思想足以警世答案题考查严复天演论的影响。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此书联系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加深的社会状况,向国人发出了“与天争胜、图强保种”的呐喊,指出再不变法将循优胜劣败之公例而亡国亡种。 从材料的描述中 5、动荡的时代,总不免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要砸烂一切旧传统的革命倾向,一种是要维护旧传统的保守倾向。 ”下列事件具有第一种倾向的是()A洋务运动 B百日维新C义和团运动 D新文化运动答案文化运动的消极影响是对中西方文化的绝对化:否定中国传统文化,过分肯定西方文化。 62016福建厦门模拟孙中山曾说,新文化运动最有价值之事在于“兵法攻心,语曰革心”。 在此,他对新文化运动的认识侧重于( )A思想启蒙 B政治革命C社会变革 D文化复兴答案材料“兵法攻心,语曰革心”可知, “心”即人们的思想观念。 提能题组72016河北正定月考美籍华人学者张馨保在 林钦差与鸦片战争一文中指出:“在所有 19 世纪的中国政治 8、库偶得一个来观,即欣喜无量。 ”这反映了()A维新派看到“开民智”的重要性B西学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C维新变法重视与群众运动相结合D国人清醒地认识到世界潮流答案干反映出世界地图在当时的中国还比较稀少,国人也较少了解,而“偶得一个来观,即欣喜无量”说明维新派看到了开民智的重要性,故 A 项正确;B 项“广泛传播”与题干材料和史实不符,错误;C 项与“群众运动相结合”说法无法从题干中体现,故错误;题干材料反映国人对西学的了解甚少,故 D 项错误。 102015江南十校联考康有为和陈独秀都是近代的学术大师,都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但康有为在戊戌变法中把孔子奉为主张变革的先师;而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中指出孔子 9、是“历代专制之护符”。 造成孔子在两次运动中不同命运的根源是(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程度不同B两次运动所处的社会性质不同C两次运动的目的不同D两次运动的观点主张不同答案题考查维新思想与新文化运动思想的比较。 解决本题要抓住“根源”。 这从经济层面分析,依史实可知,二者的差别源于经济发展的程度问题,故选 A 项,其他选项不符合题意。 112015武胜月考 据统计:中国 18101867 年间,由基督教传教士翻译的 795 部译著中,宗教类占 86%、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类仅占 6%。 18501899 年之间的 567 种译著中,应用科学占40%、自然科学占 30%、历史、地理占 10%、社会 12、塞尔曰:“天择者,存其最宜者也。 ”夫物既争存矣,而天又从其争之后而择之,一争一择,而变化之事出矣。 严复天演论上 ,导言一察变材料二若是决计守旧,一切都应该采用中国的老法子,不必白费金钱派什么留学生,办什么学校,来研究西洋学问。 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什么国情的鬼话来捣乱。 因为新旧两种法子,好像水火冰炭,断然不能相容,要想两样并行,必至弄得非牛非马,一样不成。 陈独秀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 ,载新青年第 5 卷第 1 号材料三我们对于旧有的学术思想,积极的主张只有一个就是“整理国故”。 整理就是从乱七八糟里面寻出一个条理脉络来;从无头无脑里面寻出一个前因后果来;从胡 14、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但不改变旧的政治体制;19 世纪 90 年代,民族危机日渐加深,挽救民族危亡的任务迫在眉睫;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2)看法:认为新与旧不相容,旧是中国的传统思想,新是西方的近代思想;采用西方的学说革新社会。 (3)不同:主张对旧的学术思想要用评判的态度、科学的精神进行“整理” ,反对全盘否定或肯定。 可取:陈独秀的观点是对封建专制思想全面进攻,有利于思想解放,为新思想发展开辟道路;胡适的观点反对对传统文化全盘否定,主张用西方“科学”的方法解读与整理国故,对纠正新文化运动中的形式主义倾向,保留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有积极意义。 解析第(1)问据材料关键信息“必除旧与布新”归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