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历史(岳麓版)一轮教案 第14讲 新航路的开辟和欧洲的殖民扩张与掠夺 Word版含答案内容摘要:
4、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汇合,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过程。 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 500 年史料二16 世纪以前,西欧的物价在数百年内一直是比较稳定的。 只有当战争、歉收、瘟疫时才会发生暂时波动。 但在 16 世纪欧洲各国流通的贵金属重量增加了 3 倍,相应地从 16 世纪 30 年代起,物价一直迅速上涨。 到 1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比 16 世纪初平均上涨了 ,法国物价指数比 16 世纪初高 ,英国高 ,荷兰的主要城市高 3 倍,阿尔萨斯、意大利和瑞典高将近 2 倍。 萧国亮、隋福民世界经济史研读史料史料一 5、从多视角分析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由和可知与文明史观有关;由可知作者从社会史观出发对新航路开辟进行认识;由可知作者从现代化史观出发认识新航路的开辟。 史料二描述了 16 世纪前后欧洲物价指数发生的变化。 体现的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即“价格革命”。 史料运用(1)史料一是从哪些角度阐述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的。 【提示】首先,从文明史观看待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其次,从社会史观看到了新航路开辟对民众生活的影响;最后,是用近代化史观强调新航路对社会转型的影响。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 16 世纪欧洲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 从社会转型角度,分析物价上涨对欧洲社会产生的影响。 【提示】主要因素:新航路开辟后, 8、要更大的海外市场和更多的货币,故 C 项正确;D 项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而不是根源,错误。 【答案】邦和在通向现代世界的 500 年一书中这样描述:“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没有了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的多,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命的国家没有把世界连成整体的地理大革命,也不可能出现推动否定旧传统的思想解放运动。 ”下列评论不符合材料意图的是()A在资本主义为主体的体系下,人类各个文明逐渐被纳入了统一的整体B新航路的开辟给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C新航路开辟给亚非拉地区带来的灾难是作者要强调的主旨D新航路的开辟推动 10、动和掠夺进行黑奴贸易包括北美、加勒比海岛屿、印度和大洋洲等殖民地在内的帝国世界殖民霸权转移的“三步曲”2影响: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扩展。 (1)市场范围扩大:北美、大洋洲、欧洲内地、亚洲内地都卷入世界市场。 (2)市场格局变化:大西洋三角贸易成为世界贸易的重心。 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史料一16 世纪,欧洲各国宗教冲突不断,政局不稳,而刚独立的荷兰在其发布的宪章中规定:“每一个人都有宗教信仰的自由任何人不得以宗教原因受到调查或迫害。 ”这使荷兰吸引了大批在其他国家受到宗教迫害的移民,移民带来了先进的思想和技术及大量资本,尤其是犹太人,他们带来了垄断世界市场的钻石贸易和金融服务,这些都为荷兰制造业的发展和商贸 12、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研读史料史料一反映了荷兰在 17 世纪初迅速崛起的原因。 由史料中归纳为宗教信仰自由、稳定的国内环境;由归纳为移民带来先进的思想、资本和技术;由归纳为股票和股票交易所等金融服务的创新。 史料二中,马克思指出了早期殖民扩张的主要手段及殖民扩张给被侵略地区带来的双重影响。 由可以概括出殖民扩张的手段;根据中的“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等信息可得出殖民扩张对被侵略地区是一种掠夺;根据可得出殖民活动客观上有利于被侵略地区的近代化。 史料运用(1)根据史料一,指出荷兰在 17 世纪迅速崛起的原因。 【提示】宗教信仰自由;稳定的国内环境;移民带来先 14、大量的财富,转化为资本,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3)对殖民地:殖民主义是灾难和祸害,造成了亚、非、拉美地区的落后;殖民扩张客观上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有利于殖民地的发展和进步。 (4)对国际关系:由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然引起殖民争霸战争。 3马克思在分析英国打败荷兰的原因时指出:“荷兰作为一个占统治地位的商业国家走向衰落的历史,就是一部商业资本从属于工业资本的历史。 ”下列最能论证马克思这一观点的是()A1588 年,英国凭借先进的炮火技术打败西班牙 “无敌舰队”B英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繁荣,打败了“海上马车夫”荷兰C17 世纪,荷兰商船数欧洲第一,被称为“海上马车夫”。2017历史(岳麓版)一轮教案 第14讲 新航路的开辟和欧洲的殖民扩张与掠夺 Word版含答案
相关推荐
分组讨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异同。 学生记住电压表在电路图中的符号。 主要区别是看表盘上的标志是 A 还是 V。 答:电压表的连接方法是:电压表与被测电路并联。 电压表的读数方法是:先确认使用电压表的量程;然后根据量程确认刻度盘上每个大格和每个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最后根据指针稳定后所指的刻度读出被测电压的大小。 学生了解电压表指针调零的知识。 填空: 15V、 5V、 、。 填空: 3V、 1V、 、
2、南方习俗”说明其世居齐鲁说法错误,故 B 项错误;材料“昉暗寓任氏为齐地高门” “昇暗指任氏随南方习俗” “阿是吴地长辈对晚辈的爱称”说明南迁士族融合南北文化的心态,故 C 项正确;材料“昉暗寓任氏为齐地高门”说明南迁士族仍保留北方文化, “昇暗指任氏随南方习俗”说明南迁士族已融合南方文化,故 D 项错误。 【答案】宋初,有个叫做王继先的御医,因为治好了高宗之病,高宗想封他为“武功大夫”
4、自主的外交政策。 表明新中国真正开始以平等的身份登上世界外交舞台;表明周恩来主张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制定“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史料二通过形象的比喻说明缅甸总理吴努对中缅关系的担心。 说明缅甸等国家对中国的不信任。 学会用史(1)史料一体现了新中国怎样的愿望和外交原则。 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愿望和原则。 【提示】愿望:取缔列强在华特权。 外交原则:独立自主。 原因
③让学生看课本图 13— 45,然后完成相应练习题。 读数方法:①明确所使用电压表的量程;②认清所使用量程的分度值;③由指针所指的位置,读出电压表的示 数。 阅读、归纳 练习电压表读数 三、用电压表测电压 ①提出问题:如何用电压表测电池两端电压。 ②让学生根据教材图 13— 47 测一节 1 号干电池电压、 1 节 5 号电池电压、 1 节 7 号电池和一个电子表上用的纽扣电池的电压,填在下表中
关系。 在该实验中,教师要巧妙的点拨,先让学生猜想毛皮磨擦过的橡胶棒和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是否相同,然后按照书上控究计划和实验的进程,进行探究,让学生观察现象,分析归纳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通过“信息窗”介绍磨擦起电的原因和实质。 “验电器”的教学中,教师要展示实物并让学生观察,介绍各部分的名称,组织学生 交流,讨论,通过讲座让学生认识验电器的制造原
的一天,富兰克林带着一只储电莱顿瓶来到野外,使风筝升到空中,当大雨倾盆、电闪雷鸣时,富兰克林掏出一把铜钥匙,系在风筝的末端。 突然,一道闪电掠过,一段风筝线松散的纤维向四周直立起来,被一种看不见的力量支撑着。 富兰克林觉得手中有麻木的感觉,他把手靠近铜钥匙,顷刻之间,钥匙上射出一串电火花。 富兰克林惊叫起来:“我受电击了。 闪电就是电。 ”他冒着生命危险揭开了雷电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