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九年级135测量电压3内容摘要:
③让学生看课本图 13— 45,然后完成相应练习题。 读数方法:①明确所使用电压表的量程;②认清所使用量程的分度值;③由指针所指的位置,读出电压表的示 数。 阅读、归纳 练习电压表读数 三、用电压表测电压 ①提出问题:如何用电压表测电池两端电压。 ②让学生根据教材图 13— 47 测一节 1 号干电池电压、 1 节 5 号电池电压、 1 节 7 号电池和一个电子表上用的纽扣电池的电压,填在下表中: 电池 1号 5号 7号 钮扣电池 电压/V ③让学生再分别测两节干电池串联, 3节干电池串联后的总电压,填入下表: 电池 1节干电 池 两节串联 三节串联 电压 /V ④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归纳结论。 结论:串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各节干电池电压之和。 测串联电路 的电压: ①提出问题: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和它的各部分电路的电压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②组织学生猜想,并归纳猜想。 ③让学生根据教材图 13— 48 实物国家连接图进行实验,用电压表分别没出 UAB、 UCD、 UAD,填入下表中: UAB/V UCD/V UAD/V ④组织学生讨论,归纳实验结论。 动手实验,记录数据 进行实验,记录数据 大胆猜想 进行实验 讨论、回答 测电池两端电压时注意量程的选择。沪科版物理九年级135测量电压3
相关推荐
4、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汇合,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过程。 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 500 年史料二16 世纪以前,西欧的物价在数百年内一直是比较稳定的。 只有当战争、歉收、瘟疫时才会发生暂时波动。 但在 16 世纪欧洲各国流通的贵金属重量增加了 3 倍,相应地从 16 世纪 30 年代起
分组讨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异同。 学生记住电压表在电路图中的符号。 主要区别是看表盘上的标志是 A 还是 V。 答:电压表的连接方法是:电压表与被测电路并联。 电压表的读数方法是:先确认使用电压表的量程;然后根据量程确认刻度盘上每个大格和每个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最后根据指针稳定后所指的刻度读出被测电压的大小。 学生了解电压表指针调零的知识。 填空: 15V、 5V、 、。 填空: 3V、 1V、 、
2、南方习俗”说明其世居齐鲁说法错误,故 B 项错误;材料“昉暗寓任氏为齐地高门” “昇暗指任氏随南方习俗” “阿是吴地长辈对晚辈的爱称”说明南迁士族融合南北文化的心态,故 C 项正确;材料“昉暗寓任氏为齐地高门”说明南迁士族仍保留北方文化, “昇暗指任氏随南方习俗”说明南迁士族已融合南方文化,故 D 项错误。 【答案】宋初,有个叫做王继先的御医,因为治好了高宗之病,高宗想封他为“武功大夫”
关系。 在该实验中,教师要巧妙的点拨,先让学生猜想毛皮磨擦过的橡胶棒和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是否相同,然后按照书上控究计划和实验的进程,进行探究,让学生观察现象,分析归纳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通过“信息窗”介绍磨擦起电的原因和实质。 “验电器”的教学中,教师要展示实物并让学生观察,介绍各部分的名称,组织学生 交流,讨论,通过讲座让学生认识验电器的制造原
的一天,富兰克林带着一只储电莱顿瓶来到野外,使风筝升到空中,当大雨倾盆、电闪雷鸣时,富兰克林掏出一把铜钥匙,系在风筝的末端。 突然,一道闪电掠过,一段风筝线松散的纤维向四周直立起来,被一种看不见的力量支撑着。 富兰克林觉得手中有麻木的感觉,他把手靠近铜钥匙,顷刻之间,钥匙上射出一串电火花。 富兰克林惊叫起来:“我受电击了。 闪电就是电。 ”他冒着生命危险揭开了雷电的秘密
3、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人类共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第 10 讲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考点 1|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1背景(1)二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失去了战时同盟的基础,双方关系开始发生变化。 (2)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与军事实力,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3)美国将苏联视为其称霸全球的最大障碍;苏联也努力扩大自己的影响。 (4)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根本对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