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九年级135测量电压2内容摘要:
的一天,富兰克林带着一只储电莱顿瓶来到野外,使风筝升到空中,当大雨倾盆、电闪雷鸣时,富兰克林掏出一把铜钥匙,系在风筝的末端。 突然,一道闪电掠过,一段风筝线松散的纤维向四周直立起来,被一种看不见的力量支撑着。 富兰克林觉得手中有麻木的感觉,他把手靠近铜钥匙,顷刻之间,钥匙上射出一串电火花。 富兰克林惊叫起来:“我受电击了。 闪电就是电。 ”他冒着生命危险揭开了雷电的秘密,证实了天上的闪电和地上的电火花或磨擦产生的电的统一性。 这一著名“风筝实验”当时震动了全世界。 以卓越的实验才能为基础,富兰克林深入探讨电运动 的规律,创造了许多专门名词,像正电、负电、充电、放电 ……… .已成为世界通用词汇。 他最先提出了避雷针的设想,由此而制造的避雷针,避免了雷击灾难,破除了迷信。 验证磨擦起电和电荷间相互作用的小实验 将泡沫塑料搓成两个小球,用涤纶线把它们穿起来,挂在支架上,如图 077所示,将塑料笔杆在头发上磨擦几下,然后去靠近小球,小球将被吸引。 当两球与笔杆接触后,立即被笔杆推开,而且互相排斥。 此时将带电的笔杆在两球中穿梭往返,小球会自动“让道”。 小球间距时远晚近,悬线间的夹角时大时小,很有趣。 自制验电器:照图 078 那样,把塑料笔杆插在座子上,(座子可以用橡皮泥或泥土来做),在笔杆上缠一段金属丝,金属丝的左端挂一条对折的金属箔(可 以用包纸烟的金属箔做成,)金属丝的右端绕成环状,这样就做成了一个简单的验电器。 当带电物体接触右边的金属环时,左边的金属箔就张开,为什么。 自己做一个简单的验电器,并且用它检查跟头发磨擦过的塑料梳子带不带电。 组织学生查阅材料 ( 1)了解人们对电的最初认识 ( 2)了解科学家富兰克林 ( 3)了解静电除尘、静电复印等现代静电技术。 ( 4)通过梳头发、脱尼龙衣服体会生活中的静电现象,讨论生活中巧除静电污染的方法。 我国古代静电知识 ( 1)、磨擦起电 关于绝缘体经过磨擦后能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中国古代有许多记载。 西汉末年(约公元 20 年前后),《春秋纬》中记载道:“ (王毒,打不出此字)瑁吸(无此字,) ”。 意思是说,经过磨擦的玳瑁能够吸引较小物体。 南北朝时,陶弘景在《名医别录》中说:“琥珀,惟以手心摩热拾芥为真”。 意思是说,经过人。沪科版物理九年级135测量电压2
相关推荐
关系。 在该实验中,教师要巧妙的点拨,先让学生猜想毛皮磨擦过的橡胶棒和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是否相同,然后按照书上控究计划和实验的进程,进行探究,让学生观察现象,分析归纳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通过“信息窗”介绍磨擦起电的原因和实质。 “验电器”的教学中,教师要展示实物并让学生观察,介绍各部分的名称,组织学生 交流,讨论,通过讲座让学生认识验电器的制造原
③让学生看课本图 13— 45,然后完成相应练习题。 读数方法:①明确所使用电压表的量程;②认清所使用量程的分度值;③由指针所指的位置,读出电压表的示 数。 阅读、归纳 练习电压表读数 三、用电压表测电压 ①提出问题:如何用电压表测电池两端电压。 ②让学生根据教材图 13— 47 测一节 1 号干电池电压、 1 节 5 号电池电压、 1 节 7 号电池和一个电子表上用的纽扣电池的电压,填在下表中
4、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汇合,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过程。 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 500 年史料二16 世纪以前,西欧的物价在数百年内一直是比较稳定的。 只有当战争、歉收、瘟疫时才会发生暂时波动。 但在 16 世纪欧洲各国流通的贵金属重量增加了 3 倍,相应地从 16 世纪 30 年代起
3、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人类共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第 10 讲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考点 1|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1背景(1)二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失去了战时同盟的基础,双方关系开始发生变化。 (2)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与军事实力,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3)美国将苏联视为其称霸全球的最大障碍;苏联也努力扩大自己的影响。 (4)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根本对立。 2
3、业:刀耕火种,主要劳动工具是石斧、石铲、木耒、骨耜、石镰等简单的劳动工具。 春秋战国:借助铁农具和牛力的农业耕作方式,大大提高了当时的农业生产效率。 生产模式:借用牛力耕田和不断改良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农具改革:唐代出现了曲辕犁,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灌溉工具:是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灌溉工具主要有翻车、筒车等。
板书: 电流 ⑤指导学生阅读“信息窗”,了解常见电器的电流大小,并选择其中几个进行单位换算。 回忆,回答 思考、回答 [来源 :学科网 ] 认真听讲、领会 阅读、思考 电流定义的引出不必太复杂,用水流类比的方法学生很容易接受。 二、怎样使用电流表 [来源 :学科网 ZXXK] ①教师展示电流表实物,告知学生通常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的大小,电流表在电路图中的符号是 ○A。 ②让学生观察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