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九年级134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2内容摘要:
⒈图 093 所示为用电流表测量同一串联电路的电流的三种接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测法的电流最大 B、乙测法的电流最大 C、丙测法的电流最大 D、三种测法的电流一样大 图 093 ⒉某同学在按图 094 所示 a 的电路测灯泡 L 的电流的实验中闭合开关 S 时,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到如图 b 所示的位置,于是立即断了开关,问: ①测量时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②为了完成实验,应采取的措施是:。 图 094 ⒊如图 095所示电路中,电流表 A和 A1的示数分别为 I=3A,I1=,则通过小灯泡 L2的电流大小为。 交流园地 课外空间: ⒈有个同学提出这样的想法:“手电筒电路中,电流从电池的正极流出,经灯丝再流向负极,所以与正极相连的导线中通过的电流一定比负级相连的导线中通过的电流要大”。 他的想法是错误的。 请你设计一个电路,用实验的方法向他介绍正确的结论,并用电流的形成和电流强度的概念加以说明。 ⒉冰箱中的物理知识: ⑴冰箱门缝外表面为什么有水珠。 冰箱门缝附近出现水珠的现象叫做凝露,凝露需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即温度 和湿度。 当冰箱表面的温度低于室内空气温度时,其表面就会凝露。 这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后附着在冰箱表面形成的。 室内空气湿度越大、冰箱表面温度越低,越易凝。沪科版物理九年级134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2
相关推荐
板书: 电流 ⑤指导学生阅读“信息窗”,了解常见电器的电流大小,并选择其中几个进行单位换算。 回忆,回答 思考、回答 [来源 :学科网 ] 认真听讲、领会 阅读、思考 电流定义的引出不必太复杂,用水流类比的方法学生很容易接受。 二、怎样使用电流表 [来源 :学科网 ZXXK] ①教师展示电流表实物,告知学生通常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的大小,电流表在电路图中的符号是 ○A。 ②让学生观察学生
3、业:刀耕火种,主要劳动工具是石斧、石铲、木耒、骨耜、石镰等简单的劳动工具。 春秋战国:借助铁农具和牛力的农业耕作方式,大大提高了当时的农业生产效率。 生产模式:借用牛力耕田和不断改良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农具改革:唐代出现了曲辕犁,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灌溉工具:是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灌溉工具主要有翻车、筒车等。
3、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人类共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第 10 讲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考点 1|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1背景(1)二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失去了战时同盟的基础,双方关系开始发生变化。 (2)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与军事实力,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3)美国将苏联视为其称霸全球的最大障碍;苏联也努力扩大自己的影响。 (4)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根本对立。 2
个小格表示 A,指针示数为 A。 请学生归纳 读数方法。 ( 6)怎样才能把电流表正确接入电路呢。 对照图 1337进行讨论。 【 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有什么关系 ①猜想与假设 ( 1)在图 1338 中,从电流的流向看, A点的电流可能最大, B点的电流小一些, C 点的电流最小。 ( 2)由于串联电路的电流只有一个 观察电流表。 记住电流表的符号 ○ A。 学生探究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3、)大众传媒的作用:及时传播时事信息,娱乐生活,促进了科学知识的普及,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4礼仪(1)礼节:民国初年废除跪拜、作揖等礼节,代之以鞠躬、握手,显示平等、自由等文明精神。 (2)婚姻婚姻风俗变革主要发生在通商口岸的知识层及官宦人家。 新文化运动和国民革命洪流,推动了近代婚姻的变革进程。 (3)丧葬:19 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简洁的丧葬礼仪传入中国。 (4)影响反映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
4、了北宋“二程”的思想,提出了天理论。 由得出“理是万物的本原” , “理是构成万事万物的本体存在” ;由得出“人世间的伦理纲常是理的具体化”。 史料二指出了理学的积极作用。 由可知,从关注生活和道德追求两个角度归纳理学的积极作用。 学会用史(1)根据史料一,概括朱熹的主要观点。 【提示】“理”是万物的本原;“理”是构成万事万物的本体存在;人世间的伦理纲常是“理”的具体化。 (2)根据史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