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历史(岳麓版)一轮教案 第17讲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和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Word版含答案内容摘要:
3、)大众传媒的作用:及时传播时事信息,娱乐生活,促进了科学知识的普及,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4礼仪(1)礼节:民国初年废除跪拜、作揖等礼节,代之以鞠躬、握手,显示平等、自由等文明精神。 (2)婚姻婚姻风俗变革主要发生在通商口岸的知识层及官宦人家。 新文化运动和国民革命洪流,推动了近代婚姻的变革进程。 (3)丧葬:19 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简洁的丧葬礼仪传入中国。 (4)影响反映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折射出人文精神和民主意识,有些还成为妇女解放的标志。 发展不平衡,广大内地农村相对闭塞和落后。 社会生活变迁的易错点(1)西式服饰传入中国,引发服饰变革,但并没有完全取代中式服饰,而是中西服饰并行。 (2)清朝缠足陋俗最盛 5、纪年,改用世界通行的公历。 新年伊始,依公历确立元旦, “双十节”为全国国庆日,但是双节的庆典主要流行于政界,一般民间较为冷漠。 传统的春节与中秋节盛况依旧。 传统色彩浓郁的京都庙会,在日益发达的商业网络中,仍有一席之地。 许多新式商场相继兴建,东安市场、新罗天劝业场等纷纷崛起。 民国初年,已经出现新式婚礼,北京俗称“文明结婚”典礼仪式简单,证婚人宣布结婚者姓名,新人相对三鞠躬,交换饰物,证婚人致词颁发证书,新婚夫妇向来宾鞠躬,礼成。 旧式婚礼仍然保持着强大惯力,在民间流行。 习五一民国时期北京社会风俗的变迁史料三天津通商后不出十年,租界里中国人的时髦打扮已变成“短衫窄裤,头戴小草帽,口衔烟卷,时辰表链,特 7、乃是传统社会不容产生现代型的经济体制。 ”综上所述,论证此观点。 【提示】社会现象:农村人口大量进城;传统观念受到冲击。 论证:中国传统社会未能实现生产的机械化;中国向近代转型是受西方的冲击。 (2)根据史料二,指出民国初期北京社会风俗的特点。 简要分析北京地区社会风俗发生变迁的背景。 【提示】特点:传统习俗与新习俗并存。 背景:政治上,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中华民国建立;经济上,近代商业的出现与发展;思想文化上,西方思想与生活方式的影响。 (3)史料三中的“洋气”指的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扬气”变为“洋气”的原因。 【提示】洋气:西方式生活时尚。 原因:西方列强的入侵,西方商品的输入,西方文化的 9、民主、文明是其发展的主要趋势。 1鸦片战争是西方先进工业文明对中国落后农业文明的一次冲击。 下列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中国自然经济日益解体,为新的经济因素的产生提供了条件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地位,逐渐沦为殖民地社会西学传入,旧思想、旧观念受到冲击中西合璧是中国近代初期生活变迁的典型特征A BC D【解析】材料观点为西方先进工业文明对中国落后农业文明的冲击,经济上表现为自然经济解体,思想文化上表现为思想解放,社会习俗方面出现中西合璧,故正确;工业文明冲击在政治上应当表现为中国制度改革,沦为殖民地社会是一般特征,故错误,D 项符合题意。 【答案】国成立后,在服制上明确规定“自大总统以至平民其式样一律” 11、结婚、离婚颇尚自由,通都大邑时有所闻。 ”对上述材料现象分析正确的是()A婚姻自由蔚然成风 B民主共和深入人心C社会环境相对宽松 D西式婚礼成为时尚【解析】民国初年尚未做到普遍婚姻自由,故 A 项错误;材料主要论述的是婚姻观念变化,与民主共和思想没有关系,故 B 项错误;材料中“近数年来,结婚、离婚颇尚自由”说明社会对婚姻限制相对自由,故 C 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及西式婚礼的信息,故 D 项错误。 【答案】|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1交通的变化(1)铁路1881 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山开平至胥各庄铁路建成通车。 1888 年,宫廷专用铁路落成。 中日甲午战争以后,列强激烈争夺在华铁路的修筑权。 190 13、通讯变化的意义(1)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手段和出行方式,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2)使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大大增强,使异地传输更便捷。 正确认识铁路在中国的发展最早在中国兴建铁路的不是清政府,而是英国在 19 世纪 70 年代修筑的从吴淞口到上海的淞沪铁路;京张铁路是中国自行设计修建的第一条铁路。 近代交通事业的曲折发展史料一1879 年,李鸿章为了将唐山开平煤矿的煤炭运往天津,奏请修建唐山至北塘的铁路。 李鸿章的奏请最初得到清政府的批准,随后便遭到顽固的王公大臣的群起攻击。 他们说什么火车会“烟伤禾稼,震动寝陵(清朝皇陵)” ,会“惊耳骇目,鬼神呵谴”。 他们的结论是,铁路“为祖宗所未创,应。2017历史(岳麓版)一轮教案 第17讲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和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Word版含答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