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历史(岳麓版)一轮教案 第19讲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及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Word版含答案内容摘要:
3、大消费,调整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4)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的调整。 (5)影响直接影响:使美国走出经济危机的阴影,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 间接影响: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美国的资产阶级统治,改善了美国人的生活。 深远影响:开创了政府干预经济发展的模式。 局限性: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罗斯福新政并没有否定资本主义制度罗斯福新政只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在不改变其生产关系的前提下,进行的政策调整和缓和社会矛盾的改革。 其目的是维护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并未触及生产资料私有制。 3凯恩斯主义(1)背景:经济危机使自由放任经济理论受到质疑。 (2)主张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 对 5、了重要作用。 罗斯福传史料二(经济危机与社会福利制度)1933 年,美国政府颁布紧急救济拨款法 ,实行“劳动福利政策” ,国家提供 50 亿美元的失业救济,组织失业者进行公路、堤坝、桥梁、公共建筑等公用事业的建设。 1935 年又颁布社会保障法 ,该法规定:“本法案旨在增进公共福利,通过建立一个联邦的老年救济金制度,使一些州得以为老人、盲人和残疾儿童提供更为可靠的生活保障,为妇幼保健、公共卫生和失业补助法的实行做出妥善的安排。 ”罗斯福政府对富人征收重税,提高了遗产税,征收赠予税,对数额巨大的个人净收入征收累进税,使国民收入得到了更为合理的分配。 学会读史史料一阐述了罗斯福为挽救美国农业采取的改革措 7、的形式建立;由政府主导,实行“以工代赈” ;关注弱势群体;致力于缩小贫富差距(任答三点即可)。 时代意义: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有利于解决失业问题,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思维拓展 罗斯福新政的特点(1)新政策: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放弃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 (2)新模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一些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借鉴和继承,促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发展出现新变化。 (3)新特点:尽量避免采用国有化形式而力图保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以缓和国内的阶级矛盾。 (4)新起点:新政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调节和完善 10、史上第一次在改革的旗帜下达成的举国一致的共识,预示着美国走向社会和谐的前景。 ”这种“和谐”的实质是()A国家政权实现了各阶级共同执政B缓和阶级矛盾以维护资产阶级统治C以普通民众利益取代资产阶级利益D资产阶级政权向无产阶级政权和平过渡【解析】根据题目中“共同支持的改革” “富兰克林,罗斯福大联合”可以推断该改革是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仍然是资产阶级执政,故 A 项错误;罗斯福新政缓和了阶级矛盾,维护了资产阶级统治,故 B 项正确;罗斯福新政的实质仍然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仍然是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故 C 项错误;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不会涉及向无产阶 12、工都拥有股票,股票呈现出分散化的趋势。 (3)评价缓和了社会矛盾,反映了资本的社会化趋向。 企业的决定权仍然掌握在少数大股东手中。 3 “经营者革命”(1)背景:企业生产科技含量的增加和生产过程日益复杂化的要求。 (2)含义:企业所有者退出经营第一线,而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经营。 (3)影响:提高了企业 经营管理水平,经营者管理人员成为“新中间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 4福利国家的出现(1)基础:战后发达国家生产力提高。 (2)资金:由个人缴纳、企业缴纳和国家补贴三部分组成。 (3)种类:包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养老保险等。 (4)特点:覆盖面广、 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 14、的干预,出售部分国有企业,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一)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整史料一罗斯福新政之前,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 ;新政以来,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 史料二煤炭工业的组织将由专局掌握,而这项组织将与煤气和电力供应工业相关联,而这两种工业都已达到国有化的时机史料三计划能补偿自由的缺点,而同时又不使它失去优点。 戴高乐学会读史史料一反映了罗斯福新政后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调控作用增强。 信息体现出新政前后政府角色的转变。 史料二反映了二战后西欧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信息说明国有化是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方式。 史料三反映了二战后西欧国家实行经济计划。 信息指自由资本主义经济生产的盲目性。2017历史(岳麓版)一轮教案 第19讲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及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Word版含答案
相关推荐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通过联系生产、生活,进一步巩固对电路的四个组成部分的认识。 了解电池的正 我知道的开关还有 我知道的导线还有 加油站 请学生看附录中的加油站。 信息窗 请学生看附录中的信息窗。 学生看“加油站”。 学生看“信息窗”。 负极 以及电流产生的原因。 拓展学生的视野。 二、 通路、开路和短路。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通路 —— 处处连通的电路。 问:电路中有什么
3、代表人物及作品:高尔基的母亲。 内容:生动描写了俄国工人阶级不畏强暴、坚持革命斗争的大无畏精神。 地位:是革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 4现代荒诞派戏剧(1)背景:世界大战和经济危机造成了西方国家人民的精神危机,文学艺术领域兴起了反传统、反理性的现代主义潮流。 (2)特点:以荒诞 的主题和手法,描绘了一幅幅令人心碎的人类受难图画。 (3)代表人物及作品:爱尔兰作家贝克特的等待戈多。
3、政治、经济及社会生活交织在一起,流派纷呈,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多元化的特色第 31 讲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考点 1| 天文学、物理学和生物学的发展1天文学从哥白尼到伽利略(1)哥白尼背景:中世纪末期,地球中心说在欧洲占据统治地位。 成就:提出了太阳中心说。 意义: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 (2)伽利略成就:发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为日心说找到了确凿的证据
认真观察 思考 归纳 教师要做好示范,及时矫正出现的错误 实验探究:连接串联和并联电路 1 实验探究的目的:用你想到的各种连接方式把灯泡和开关接入电路,使灯泡都可以发光,让开关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控制电灯泡的工作。 2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进行实验。 先让学生画电路图,然后在连接实际电路。 3 教师把学生设计的可行电路图进行汇总,分成三类: 第一类: 1 只开关同时控制两盏电灯的通断。 第二类
为了搞清电的真面目,我们看一个小实验。 (二) I、实验探究 摩擦起电 讲述:拉灯绳后,教室里的灯管亮了,因为灯管里有电通过,下面,我们用灯管靠近摩擦过的物体,如果灯管也亮了,这说明什么。 演示实验:用丝绸摩擦过的大泡沫塑料块接近灯管,可见管灯闪闪发亮。 说明:摩擦过的物体有电 (在黑暗处(或课桌内)用氖泡去接近摩擦后的吹 塑纸,) 经过这样的对比,充分说明摩擦过的物体带电,消
(二)进行新课。 两种电荷。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实验探究 探究摩擦起电现象 做图 136 的实验,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下面: ( 1)摩擦过的塑料梳子能 轻小物体。 ( 2)将摩擦过的塑料棒(或尺),靠近自来水细水流附近,水流将会。 为什么。 ( 3)将文具盒中的各种文具,如直尺、铅笔、圆珠笔、钢笔等摩擦后,分别靠近小纸屑,观察现象并记录下来。 问:你能从上面这些实验中归纳出什么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