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九年级131电是什么6内容摘要:
为了搞清电的真面目,我们看一个小实验。 (二) I、实验探究 摩擦起电 讲述:拉灯绳后,教室里的灯管亮了,因为灯管里有电通过,下面,我们用灯管靠近摩擦过的物体,如果灯管也亮了,这说明什么。 演示实验:用丝绸摩擦过的大泡沫塑料块接近灯管,可见管灯闪闪发亮。 说明:摩擦过的物体有电 (在黑暗处(或课桌内)用氖泡去接近摩擦后的吹 塑纸,) 经过这样的对比,充分说明摩擦过的物体带电,消 除了学生对“摩擦后能吸引物体就说明起电”的疑惑。 下面请同学们探究摩擦过的物体具有什么性质。 师生互动实验:①游戏要求:用摩擦过的气球、塑料梳子、直尺、铅笔、圆珠笔分别靠近纸屑、头发、鸡毛、塑料纤维、穿的衣服等物体,看发生什么现象。 学生做游戏后做汇报; ②老师 拿气球在一个同学头发上摩擦后,顺势吸到另一同学脸上; ③摩擦过的气球悬在指尖上。 通过师生互动实验使学生明白身边物品也可以 用于实验探究 ,大大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兴趣。 学生分析上述现象后总结 摩擦起电:一些物体被摩擦后,能够吸引轻小物体。 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带电物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 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现象例如: 用手掰碎泡沫时,现象为。 请解释。 电风扇工作一段时间后显得很脏。 想一想,因为什么。 通过这两个练习,更加深了对物体带电的认识 老师:摩擦为什么可以起电,请看信息窗 *信息窗:摩擦起电的原因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发生了转移,并不是创造了电荷 老师:摩擦可以使很多物体起电,它们带的电一样吗。 下一环节: II、实验探究 电荷的种类及作用 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靠近时,观察现象为(相互排斥) 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时,观察现象为(相互排斥)。沪科版物理九年级131电是什么6
相关推荐
认真观察 思考 归纳 教师要做好示范,及时矫正出现的错误 实验探究:连接串联和并联电路 1 实验探究的目的:用你想到的各种连接方式把灯泡和开关接入电路,使灯泡都可以发光,让开关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控制电灯泡的工作。 2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进行实验。 先让学生画电路图,然后在连接实际电路。 3 教师把学生设计的可行电路图进行汇总,分成三类: 第一类: 1 只开关同时控制两盏电灯的通断。 第二类
3、大消费,调整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4)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的调整。 (5)影响直接影响:使美国走出经济危机的阴影,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 间接影响: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美国的资产阶级统治,改善了美国人的生活。 深远影响:开创了政府干预经济发展的模式。 局限性: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罗斯福新政并没有否定资本主义制度罗斯福新政只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通过联系生产、生活,进一步巩固对电路的四个组成部分的认识。 了解电池的正 我知道的开关还有 我知道的导线还有 加油站 请学生看附录中的加油站。 信息窗 请学生看附录中的信息窗。 学生看“加油站”。 学生看“信息窗”。 负极 以及电流产生的原因。 拓展学生的视野。 二、 通路、开路和短路。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通路 —— 处处连通的电路。 问:电路中有什么
(二)进行新课。 两种电荷。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实验探究 探究摩擦起电现象 做图 136 的实验,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下面: ( 1)摩擦过的塑料梳子能 轻小物体。 ( 2)将摩擦过的塑料棒(或尺),靠近自来水细水流附近,水流将会。 为什么。 ( 3)将文具盒中的各种文具,如直尺、铅笔、圆珠笔、钢笔等摩擦后,分别靠近小纸屑,观察现象并记录下来。 问:你能从上面这些实验中归纳出什么结论
3、化法律意识 保证了变法的彻底执行思想 焚烧诗书 )以法家思想为理论基础,以法律推动、巩固改革。 (2)以富国强兵为目的,措施全面。 (3)核心是“农战 ”和“法治”。 (4)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一次变法。 4影响(1)积极影响对秦国:沉重地打击了旧贵族,发展了地主经济,增强了国力;壮大了军事力量,稳定了统治秩序,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 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 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3、了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4航天“神舟”号飞船(1)载人航天:2003 年 10 月 15 日, “神舟”五号宇宙飞船把宇航员杨利伟顺利送入太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把宇航员送入太空的国家。 (2)意义是继“两弹一星”之后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又一个光辉的里程碑。 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成为带动高新技术及相关领域发展的强大动力。 有关新中国科技的几个易误点(1)“两弹一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