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历史(岳麓版)一轮教案 第30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Word版含答案内容摘要:
3、了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4航天“神舟”号飞船(1)载人航天:2003 年 10 月 15 日, “神舟”五号宇宙飞船把宇航员杨利伟顺利送入太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把宇航员送入太空的国家。 (2)意义是继“两弹一星”之后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又一个光辉的里程碑。 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成为带动高新技术及相关领域发展的强大动力。 有关新中国科技的几个易误点(1)“两弹一星 ”指的是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其中“两弹”不是原子弹和氢弹。 (2)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重视科技发展,经过几代科学家的不懈努力,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两弹一星”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高产杂交水稻、银河万亿次超级 5、航天,将为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动力中国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 崇尚科学、爱好和平的中国,一定会和平利用太空资源,让太空真正为人类造福。 新华社电学会读史史料一反映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成功发射的政治意义。 “东方红1”号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打破了美国和苏联对空间技术的垄断。 史料二反映“神舟”六号成功发射的经济意义。 “神舟”六号的成功发射为我国和平利用太空资源创造了条件。 史料一和史料二反映新中国在核研究、航天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学会用史(1)根据史料一, “垄断空间技术”的是哪两个国家。 当时两国的地位反映了怎样的国际 7、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 (4)带动了中国科技的进步,促进了中国科技水平的提高。 (5)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2助推新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因素(1)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是科技发展的政治基础。 (2)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科技事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治前提。 (3)党和政府对科技发展的重视和正确决策,为科技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 (4)优秀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开拓创新和无私奉献,为科技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5)社会生产、生活发展的推动和需要是重要动力。 (6)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和积极引进世界先进技术。 1(2016稽阳联考 )据新华社电:“中国人 9、碎了美苏垄断核武器,故 A、984 年 4 月 8 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而在 1984年以前, “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就已经打破了美苏对空间技术的垄断,故 答案】随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我国科学技术取得了历史性发展。 下列各项能提供佐证的是( )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成功发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南优 2 号” 成功研制“银河”巨型计算机A BC D【解析】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是在 1970 年,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南优 2 号”是在 1973 年,排除,属于改革开放后的科技成就。 【答案】图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五个时期的科技发展情况(科技成果) 12、命 ”,对高等教育造成一定的冲击。 b1961 年,开始对高等教育进行调整。 c十年“文革 ”对高等教育造成严重破坏。 迅速发展a1977 年,恢复统一 高考招生 制度。 b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大学数量不断增加,资源配置、专业结构更趋合理,高校建立起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制度。 c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和民办高等教育得到长足发展。 新中国教育事业的三个层次和三个阶段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1)“双百”方针地位: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学艺术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方针。 提出:1956 年,毛泽东正式提出实行“双百”方针。 影响a “双百”方针符合我国文艺和学术发展的客观规律,对促进文艺繁 15、会主义的艺术。 ”1964 年毛泽东在文艺界整风报告上的批语学会读史史料一中邓小平强调文艺家要发挥个人的创造精神,体现了宽松的文化环境对文艺创作的重要性。 史料二中陆定一要求文艺工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目的。 史料三反映“双百”方针受到“左”倾思想的干扰。 反映 1964 年毛泽东在文艺界整风报告上的批语夸大了当时文学存在的问题。 学会用史(1)史料一主要说明_是文艺工作的基本规律, “双百”方针是实现创作自由的根本保证。 史料二说明“双百”方针的目的在于调动_的积极性。 【提示】创作自由社会主义建设(2)结合史料, “双百”方针的曲折与新生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提示】处理好科学、文艺工作和政治的关系,要处理好科学、文艺工作和人民生活的关系,要处理好继承传统和不断革新的关系。 思维拓展 对“双百”方针的全面认识(1)从“双百” 方针的内涵看, “百花齐放”是指文学艺术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百家争鸣”是指学术问题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2017历史(岳麓版)一轮教案 第30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Word版含答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