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历史(岳麓版)一轮阶段过关练4 Word版含答案内容摘要:
2、未灭,王制尽矣。 此亦古人述作造端立意之所繇也”体现了司马光认为周朝的伦理纲常被破坏是春秋战国分期的依据,故 A 项正确;司马光认为诸侯争霸是礼崩乐坏的结果,不是分期的依据,故 料与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分封制的瓦解无关,故排除 C、D 两项。 【答案】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说:“当一个国家开始规定选举资格的时候,就可以预见总有一天要全部取消已做的规定,只是到来的时间有早有晚而已。 ”在托克维尔看来()A规定选举资格违背平等自由精神B选举自由是民主政治的核心要素C美国对选举资格的限制已经取消D充分的选举权是时代发展的潮流【解析】该材料只是认为选举资格的规定受时代影响,并非认为其违背自由精神,故 A 4、始,A 项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B 项错误;C、D 两项不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而且当时清政府已经意识到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危害。 【答案】至 2015 年 4 月 15 日,申请成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多达 57 个,申请国遍布全球五大洲,包含了英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 中国在亚投行的份额将占 30%40%,成为亚投行最大股东。 这表明( )A美国超级大国地位的终结B多极化的世界进一步发展C布雷顿森林体系受到冲击D国际经济新格局已经形成【解析】美国在二战后至今都是超级大国,故 A 项错误;中国是亚投行最大股东,也是多极化世界中的重要力量,英国、 6、农村依然是铁犁牛耕,并未减少对犁的依赖,故 B 项错误;材料反映不出“专业化” ,故 C 项错误;材料说明家庭农业包括播种、灌溉、施肥、犁耕等多个环节,高投入追求高产出,是精耕细作的特点,故 D 项正确。 【答案】8 世纪,有人曾经用最奇妙的 伟大的和非凡的 效果超乎人们想象的 对文明世界的面貌带来巨大变化 一场革命正在发生这样一些语言来描绘某个变革的发生。 这场“变革”()A引发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B推动了英国实行“重商主义”政策C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D确立了垄断资本对世界的统治地位【解析】“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是新航路开辟的结果,早于题干时间 18 世纪,故 A 项错误; 8、所有权C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 D私有经济主体地位上升【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1988 年” “有限的经济自由已经在改变中国的面貌”和所学知识可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答案】965 年,德意等国提议把欧共体内部决策机制从“一致通过”改变为“多数赞成” ,法国总统戴高乐实施“缺席政策”坚决抵制。 “空椅危机”迫使欧共体通过“卢森堡协议” ,同意法国提出的决策机制的全体一致原则。 上述历史现象实质上反映了()A民族国家利益阻碍欧洲一体化进程B西欧各国联合起来摆脱美国的控制C德意与法国争夺欧共体领导权斗争激烈D超国家倾向和维护国家利益之间分歧 10、 B法家思想的具体化C道家思想的合理性 D君主专制的必要性【解析】宋代统治思想是理学,但是依据材料“诸殴兄姊者,徒二年半,伤者徒三年若殴杀弟妹及兄弟之子孙、外孙者,徒三年”可知遵守儒学的同时也强调利用法家思想治理国家,故 A 项正确。 【答案】罗塔哥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彼特拉克主张“以人学对抗神学”,康德强调“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 可见()A民主法制是人类的共同诉求B社会中功利主义色彩浓厚C人们逐步摆脱了宗教的束缚D人们对自由事业不懈追求【解析】上述观点依次推动人们摆脱对神的敬畏和崇拜、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以及封建制度的束缚,反映了人们对自由事业的不懈追求, 12、偏见、暴力、歧视与迫害,与材料无关,故 C 项错误;进化论是用来解释生物在世代与世代之间具有变异现象的一套理论,而题干材料强调的“人口素质的变坏 ”“后裔”的不聪明符合进化论的观点,故 D 项正确。 【答案】909 年,意大利诗人马利内蒂说:“我们赞美进取性的运动、焦虑不安的失眠、奔跑的步伐、翻跟头、打耳光和挥拳头。 文学传统等同于精神枷锁,欣赏一幅古典绘画,无异于把我们的情感灌注进一具棺材。 ”在此,他描述的艺术流派可能是(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解析】古典主义强调理性至上,与题干不符,故 A 项错误;浪漫主义主张追求个性解放,寻求理想世界,不符合题干意思,故 B 项错 14、生,于燕则韩太傅;言春秋于齐自胡毋生,于赵自济南伏生;言礼则鲁高堂生;言易自菑川田生;言春秋于齐自胡毋生,于赵则董仲舒。 及窦太后崩,武安侯田蚡为丞相,绌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数百人,而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 天下之学士靡然向风矣。 史记儒林列传材料二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 理学家将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进而以天理遏制人欲,约束带有自我色彩、个人色彩的情感欲求。 应该看到,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三有一道学,高屐大履,长袖阔带,纲常之冠。2017历史(岳麓版)一轮阶段过关练4 Word版含答案
相关推荐
告诉我们,水可以在三种状态之间变化,这种变化叫物态变化。 现在我们就研究水的三态变化规律。 一、奇妙的水 云、雪、雨 本质是自然界的什么物质。 这种物质在自然界中还有什么样的存在形态。 固:有一定体积和形状 物质的三态: 液:有一定 体积无形状,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气:无一定体积无形状,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二、水之旅 实验结论:水有固态、液态和气态,水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
加热,观察冰的变化。 不断加热,水沸腾后,戴上手套,用勺子靠近壶嘴。 观察可知,在加热过程中,冰变成水;如再将水放入冰箱中,水还 可以结冻为冰。 由实验探究可知,水有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和学生一起学分析 云、雨、雪等形成 的知识。 太阳照射使地面水温升高,含有水蒸气的热空气快速上升。 在上升中,空气逐渐冷却,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形成云。
3、的领袖提名组建而成,而且内阁首相也可以解散议会,它起源于国王召集的秘密会议,后成为法定组织,故 C 项正确;首相是由国王任命,不是由立法机构任命,而且它的起源不属于派生物,故 D 项错误。 【答案】“1832 年议会改革的结果,使英国的选民人数从 增加到了 选举权的人口占当时英国总人口的比率也从大约 2%增加到 ”这说明议会改革(
: 从分 子 动理论的观点看,当晶体被加热时,每个分子的振动逐渐加剧,分子间的束缚随之减弱,以致有的分子能较为自由地“游动”,呈现流动性,这是晶体便处于熔化过程。 如果要使熔化过程继续,外界需对分子继续加热,以便更多分子能“游动”。 所以在熔化过程中,外界所加的热,都用来减小分子间的束缚,并不能 使温度升高。 这也说明熔化是吸热过程。 实验探究――加热熔化海波和石蜡 加热熔化海波和石蜡
)水之旅 实验探究――人造雨 [来源 :学 167。 科 167。 网 Z167。 X167。 X167。 K] 将冰放入水壶,然后加热,观察冰的变化。 不断加热,水沸腾后,戴上手套,用勺子 靠近壶嘴。 观察可知,在加热过程中,冰变成水;如再将水放入冰箱中,水还可以结冻为冰。 由实验探究可知,水有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和学生一起学分析 云、雨、雪等形成 的知识。
2、映了中国要平等地与一切国家建交的愿望,故 B 项正确。 【答案】2015成都二诊 )新中国成立初期体现我国“尊重文明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生”的外交政策是()A “一边倒” B不结盟政策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推进新型区域合作【解析】“一边倒”是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与“尊重文明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生”不符,故 A 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