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历史(岳麓版)一轮课时强化练16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Word版含答案内容摘要:
3、广州附近地区。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商业性农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这种“商业性农业”发展的实质是()A自然经济结构解体B政府改变“重农抑商”政策C外国资本主义掠夺中国原料D民族资本主义日益萎缩【解析】自然经济结构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家庭农业和家庭手工业分离的过程,材料只谈到商业性农业的发展,没有谈到家庭手工业的破产,不能反映自然经济的解体,故 A 项错误;清政府一直坚持 “重农抑商”政策直到清末“新政”才有所改变,故 B 项错误;材料中鸦片战争前商业性农业的发展主要是出口土产品到外国市场,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加紧掠夺中国的原料,结果促使商业性农业进一步发展,故 C 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民 5、主,故 C 项错误;依据材料“由此路以扫逆氛,其便捷轻利,莫有过于此者”可知,清政府兴办洋务的现实目的是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故 D 项正确。 【答案】861 年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是近代中国人最早创办的具有先进技术设备的企业,1899 年晚清状元张謇在“设厂自救”浪潮推动下,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开工生产。 两者的共同之处是()A都是晚清政府的自救B都促使国民经济快速发展C都是中国近代化的体现D都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解析】张謇的南通大生纱厂与政府无关,A 项错误;安庆内军械所是洋务运动创办的军事工业,没有推动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B 项错误;南通大生纱厂和安庆内军械所都是引进外国机器生产,都 6、是中国近代化的表现,C 项正确;安庆内军械所不是民族工业,D 项错误。 【答案】895 年,两江总督张之洞派人查访江南制造总局的情况后说:“制造局积弊,在换一总办,即添用心腹委员三四十名,陈陈相因,有增无减,故司员两项,几至二百,实属冗滥。 ”出现“制造局积弊”的主要原因是()A生产成本高昂 B封建官僚把持C人事管理混乱 D制造技术落后【解析】材料中没有提到生产成本高昂,故 A 项错误;材料认为制造局积弊在于换一位总办就添加自己的心腹人员,只有增加的人员没有减少的人员,以至于造成冗官的局面,可见积弊的原因是管理者任人唯亲,故 B 项正确;人事混乱也是原因,但人事混乱是由于封建官僚把持引起的,故 8、政府为支付马关条约的赔款,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故 D 项正确。 【答案】苏镇江的恒顺香醋驰名世界,恒顺集团的前身是 1840 年成立的恒顺糟坊。 据史料记载,从 1893 年到 1911 年,恒顺糟坊最兴旺的时期年产百花酒约 210 吨,醋 110 吨,酱 220 吨。 这一时期,恒顺糟坊发展兴旺的原因包括()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辛亥革命扫除了一些障碍实业救国思潮的大力推动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侵略A B CD【解析】根据题干中所提供的时间“从 1893 年到 1911 年”可进行推断,1895 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为减轻财政负担,清政府 10、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时机,B 项正确。 【答案】济史专家认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曾出现三次热潮: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这“三次热潮”的相同作用是()A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B促进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C一定程度上瓦解着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D为辛亥革命奠定了物质和阶级基础【解析】材料中讲述了民族工业发展的三个阶段,其中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刚刚产生,尚不能根本上动摇传统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此时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尚未传入中国,A、B 12、会,中国人民承受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错误。 1935 年,国民政府强化对经济的全盘控制,为构建战时经济体制提供了条件,符合题意。 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而官僚资本是凭借国家政权力量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经济形式,所以国民政府不可能遏制官僚资本势力,错误。 A 项符合题意。 【答案】名校必刷题11下图是近代以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本总额发展变化的一幅曲线图,从 1870 年到 1956 年间共出现三个资本总额的投资高峰,其中第二个高峰出现的原因主要在于()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B洋务运动的推动C南京国民政府的激励政策D相对和平的国内外环境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 14、反映出民族工业的兴起,呈现上升趋势,故该处正确,不符合题意;段中 19271937 年即国民政府前期民族工业较快发展,应该呈现上升趋势,故该处错误,符合题意;段反映出民族工业 19 世纪末的初步发展,以及一战期间的短暂发展,呈现上升趋势,故该处正确,不符合题意;段反映出民族工业 19 世纪 80 年代前后的发展,呈现上升趋势,故该处正确,不符合题意。 【答案】謇是中国近代“实业救国”思想的代表人物,被称为“状元实业家”。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张謇(18531926),江苏海门人。 5 岁入私塾读书,接受“读书出仕报效国家”思想。 同治七年(1868 年)进入科场考试,第二年中秀才,受最新。2017历史(岳麓版)一轮课时强化练16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Word版含答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