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历史(岳麓版)一轮课时强化练23 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到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Word版含答案内容摘要:

3、都有受教育的资格,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体现了“平等主义” ,D 项正确。 【答案】2015怀化二模 )有学者在研究古代思想史时发现,他的思想用于学术,可发展为思辨哲学;用于军事,可以发展为战略方针;用于政治,可以发展为斗争策略;用于生活,可以发展为生存智慧。 就连同一种副产品,也可能有不同结果。 比如“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就可能是斗争策略,也可能是自我安慰。 材料中的“他”是()A孔子 B韩非C老子 D墨子【解析】题干信息可知,这是老子的辩证法思想,即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故 C 项符合题意。 【答案】2016宝鸡质检 )“明君制民之产( 保证 4、农民拥有一定的耕地),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材料体现了()A孔子“仁”的主张 B孟子“仁政”思想C墨子 “兼爱”思想 D老子“无为”思想【解析】材料重点讲了君主要好好对待老百姓,从而让人民过得更好,国家安定太平,这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故 B 项正确。 【答案】国时期思想家荀子说:“礼义生而制法度。 法者,治之端也。 隆礼至法则国有常。 君者,国之隆也。 父者,家之隆也。 隆一而治,二而乱。 ”以上言论表明荀子( )A全面解释传统儒家礼治思想B继承发展传统儒 6、可知,这位思想家的治国理念是()A无为而治 B礼法并用C礼乐仁政 D严刑峻法【解析】材料关键信息:“明主知之,故不养恩爱之心而增威严之势”。 明君懂得这些,所以不培养仁爱之心而加强威严之势。 材料体现法家主张严刑峻法的治国理念,故 D 项正确。 【答案】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 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 这个“胜利”指的是()A法家思想是新儒学的核心B法家学说被董仲舒吸收C儒家思想已经失去了先秦的“民本”特色D “独尊儒术”体现了法家的思想专制原则【解析】A 项表述错误,排除;法家学说经过董仲舒改造,故 B 项 8、其身”可知,这些“灾”和“异”不是平白无故出现的,它们是天对人间的警告。 提出这一理论的本意,是借助天对人间帝王起限制、威慑与警示的作用,这符合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理论,故 C 项正确。 【答案】仲舒认为,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他所说的“道”应是指( )A世界的本原 B封建社会的根本法则C君主的权力 D宇宙万物的运行规律【解析】西汉初董仲舒根据统治者的要求对儒家学说进行了改造,A 项不符合董仲舒的主张,错误;董仲舒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稳定社会秩序提出“三纲五常”等一系列的封建社会根本法则,故 B 项正确;君主的权力只是“道”中的一部分,故 C 项错误;董仲舒所提出的“道”并不带有 10、反映的主旨信息,排除;D 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 【答案】2016株洲质检 )汉书 董仲舒传说:“自武帝初立,魏其、武安侯为相而隆儒矣。 及仲舒对策,推明孔氏,抑黜百家。 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材孝廉,皆自仲舒发之。 ”这表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要是()A董仲舒极力推动的结果B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C儒生孝廉有利政治清明D汉武帝与大臣们都推崇儒学【解析】题目问的是主要原因,董仲舒的推动只是主观原因,故 A 项错误;汉武帝之所以采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要是基于国家统治的需要,故 B 项正确;儒生孝廉与设问关系不大,故 C 项错误;推崇儒学不能成为罢黜百家的理由,故 D 项错误。 【答案】 12、公元 59 年,汉明帝于太学及全国郡县学祭祀周公、孔子。 材料三据新华网报道,2005 年是孔子 2556 岁诞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儒学联合会、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山东省人民政府等共同主办了“2005 年全球联合祭孔”活动。 曲阜是祭孔的主会场。 9 月 28 日 8 时 10 分,万仞宫墙城门徐徐打开,浩浩荡荡的祭孔队伍沿孔庙中轴线,徐徐前行,来到大成殿前参加公祭及传统祭祀活动。 世界各地的 30 余家孔庙、文庙和孔子纪念地一起参与祭孔活动,中央电视台以特别节目的形式,用 3 个小时的宏大篇幅向全球直播。 (1)从材料一中可获得许多历史信息,按要求填写下表(每一领域填入一 14、问的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三中的信息可以得出沿袭传统祭孔仪式(或者重视仪式);以曲阜孔庙为主祭地点;以褒奖孔子发扬儒学为目的;第二小问结合材料三中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儒学联合会、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 “世界各地的 30 余家孔庙、文庙和孔子纪念地一起参与祭孔活动,中央电视台以特别节目的形式”作答;第三小问,可从儒家思想的传播和对世界的影响分析。 【答案】(1)每个领域任答一点即可。 领域 信息政治现象诸侯强大(祭孔);孔子代表的士阶层崛起 经济现象 衣、冠、车、琴的生产;建造房屋文化现象儒学产生;祭祀文化流行;制作使用书册(2)特点:皇帝亲自祭孔;以孔子后代为奉祀官主持祭孔;皇帝派遣特使专程祭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