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历史一轮专题练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含解析内容摘要:
3、王土C分封制度体系趋向崩溃D兼并战争促进社会进步答案料中描述了分封的诸侯与周王在等级上并列的现象,说明分封制逐渐走向崩溃的史实,故 C 项正确;A 、B 两项是分封制下的表现,故不符合题意;材料并没有反映兼并战争带来的影响,排除 D 项。 42016冀州中学月考汉语中“父子” “婆媳 ”“君臣” “将士”“男女” “父母” “夫妻”等,这些称谓的组成尽管都是并列关系,但是不能把其顺序颠倒,比如“君臣”不能说成“臣君” , “父母”也不能说成“母父”。 该现象体现的实质问题是()A汉语语法单一,缺乏变化B严格的尊卑贵贱宗法观念C男性占据社会主导地位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影响答案察材料中的称谓,虽然前 5、制、中央集权制度形成于秦统一后,秦之后的历朝对其进行不断加强,与题干中的时间“夏(至)秦”不符,故 A、D 两项错误;题干中未涉及地方行政制度的变迁,故 B 项错误。 62016衡水中学月考官僚政治指技能专业化、讲资格、按规章办事、权力分等级特点的系统行政管理。 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是()A分封制的推行 B宗法制的实施C郡县制的确立 D科举制的完善答案朝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废除了贵族“世卿世禄”制的特权,因此郡县制的确立是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故选 C 项。 72016枣强中学猜题汉书严助传记载,汉武帝得严助、朱买臣等“并在左右” “朝觐奏事,因言国家便宜,上 7、指( )A三公九卿制 B中外朝制度C三省六部制 D中书省制度答案材料可知该制度是中央官制,它的实施一是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二是该制度增强了决策施政的合理性,可以判断这是唐代三省六部制,选 C;三公九卿和中书省制度下丞相位高权重,A 、D 排除;中外朝制度虽削弱了相权,但不符合增强决策程序合理性的特征,排除 B 项。 92016武邑中学期中“太宗命曹彬取幽州,而宰相李昉等不知。 其伐辽,一日内六召枢密院计议而中书不预闻。 ”(钱穆国史大纲) 这说明当时( )A军事行动保密性强 B政府执政效率较高C吏治混乱职责不明 D相权受到较大削弱答案料表明当时掌握军事权力的是枢密院, “宰相李昉等不知” “中 9、干中“障碍地方政事之推进” “增加地方与中央之隔阂”可知,B 项与题意不符;据题干中“一旦中央政权削弱,各行省转易成为反抗中央”可知,作者并没有认为是行省制度削弱了中央权力,故 C 项错误;综合分析可知,作者认为行省制度增加地方与中央之隔阂,各行省权力较大,一旦中央政权削弱,各行省容易出现地方割据,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故 12016冀州中学猜题“国朝拟旨有定例:内外大臣言官折奏则直达御前,天子亲笔批答,阁臣不得与闻;天子有诏,则面授阁臣,退而具草以进,曰可乃下。 ”这则材料反映出()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 B三省分权相互制衡C君权对相权的制约 D专制皇权空前加强答案阁臣不得与闻”等信息说明阁臣 12、高下逐强弱,是非由爱憎。 随世兴衰,不顾才实,衰则削下,兴则扶上。 或以货赂自通,或以计协登进;附托者必达,守道者困悴。 无报于身,必见割夺;有私于己,必得其欲。 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唐)房玄龄等 晋书 刘毅传材料三隋唐开始的科举始终将儒家经典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 自隋唐以后,各代“大小之官,悉听吏部;纤由之迹,皆属考功”。 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 这样一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也就必然会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 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 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14、,结合所学可知, “乡举里选”是基层举荐人才的制度,即察举制;据材料信息“崇贤而俗益穆,黜恶而行弥笃”加以说明。 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察举制注重个人才干和品德,九品中正制注重门第观念,据此回答“变化” ;第二小问,可以从败坏社会风气、扼杀人才、用人权掌握在世家大族手中等角度回答。 第(3) 问,回忆教材知识回答即可。 能力组 时间:40 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0 分)142016冀州中学期中据国语周语记载:周文王时曾与姒姓诸侯国杞、缯联姻,周武王以太公望女为王后,并将长女太姬嫁给陈国。 它反映了周初()A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B诸侯崛起冲击分封制度C君臣通过联姻确立宗法关系D。2017历史一轮专题练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含解析
相关推荐
义是用电器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叫做电功率,不机械功率一样它可以写成: P= W/ t (让学生叙述各字母的含义)及对应的单位并板书 巩固练习一: ( 1)甲电 动机在 10s 内作功为 120J,乙电动机在 1min 内作功为 600J,谁做功快。 谁的功率大 ? ( 2) 200W 的物理意义: _______________ 1000w 的物理意义: _______________
3、上划时代的作品”。 这部作品应该是( )A 黄帝内经 B 伤寒杂病论C 本草纲目 D 天下郡国利病书【解析】材料中时间“公元后的两个世纪里”属于历史上的东汉时期,伤寒杂病论是东汉张仲景于 210 年写成的医书,故 B 项正确;黄帝内经成书于大约 2000 年前的秦汉时期, 本草纲目是明朝李时珍的医书,A 、天下郡国利病书不是医学著作。 【答案】历 2014 年腊月腊八前后,河南省各地普降大雪
第一节 电是什么 学生 观察课本彩图,思考电的用途。 积极思考回答。 一、磨擦起电 (1)提出问题:电是什么。 通常我们可以采取什么办法使物体带电。 学生思考、回答。 (2)教师引导: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器材探究磨擦起电现象。 学生以组为单位,动手做实验。 (3)教师巡视观察指导 (4)教师归纳总结各小组实验情况,并 引导学生总结结论。 学生 回答实验情况,并归纳结论 结论:一些物体被磨擦后
角形剪出一个等腰梯形吗。 动手操作:连结 梯形的两条对角线,并且过两底边的中点画一条直线,将等腰梯形沿这条直线对折。 你发现了什么。 (同学们通过自己探索、合作交流、发现新知识,通过合作获得成功体验,让学生体会数学发现的快乐) . 得到等腰梯形的性质: ⑴对称性:轴对称图形 . ⑵边:两底边平行,两腰相等 . ⑶角:同一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 . ⑷对角线: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 DCBA
均数,即用2 2 2 2121 [ ( ) ( ) ( ) ]nx x x x x x xn 来衡量这组数据的波动大小,并把它叫做这组数据的 方差 ,记作 2s . 意义:用来衡量一批数据的波动大小 . 在样本容量相同的情 况下,方差越大,说 明数据的波动越大, 越不稳定 . 方差的算术平方根,即 ,并把它叫做这组数据的 标准差
且。 角 : 矩形的四个角。 (既相等又互补) 对角 线 : 矩形的对角线 且 ; 对称性 :矩形既是 图形又是 图形。 ( 2)矩形的 判定 ①有三个角是 的四边形是矩形; ②有一个角是 的 四边形是矩形; ③对角线 的 平行 . . 四边形是矩形; ( 3)矩形的 周长和面积 C矩形 = , S矩形 = (用 a、 b分别表示矩形的两边)。 例 : 在矩形 ABCD中, BC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