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历史一轮专题练24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3、有的现象,其根源是土地私有制。 土地兼并会加剧社会矛盾,影响封建政权的巩固,封建统治者往往对土地兼并采取打压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这种现象,但无法根除。 解析本题考查对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的比较分析能力。 第(1)问,注意从土地的所有制形式分析两次土地改革的特点, “共同影响”可以从社会转型的角度分析。 第(2)问, “积极意义”注意从土地国有制的优点和土地私有制的缺点回答, “认识”需要从其产生的历史根源和统治者的应对措施两方面分析。 22016枣强中学一轮检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魏孝文帝没有不顾一切社会条件和人事条件去强制推行改革,而是大玩技巧,迂回取直,在摆脱反对派的围追堵截上非常巧妙 5、的灭亡缘于“汉化”政策。 北魏推行“汉化”政策放弃了本民族的历史传统,改鲜卑族的勇武之风为汉人的文弱之气,削弱了北魏的军事力量;同时也造成了鲜卑族内统治阶层的分裂,失去了统治的根基,最终导致国力日衰。 观点二:黄仁宇认为改革对国家的再度统一有重大意义。 汉化政策改变了北魏落后的面貌,有利于北方经济的发展,促进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有利于民族融合,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为隋唐大一统奠定基础。 解析本题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1)问第一小问“原因”可根据材料一信息“大玩技巧,迂回取直摆脱反对派的围追堵截”作答;“措施”在第一小问的基础上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第(2)问属于开放性的探究题,可先选择观点,然后论 7、地。 赎金数额高出于土地实际价格二三倍。 吴于廑、齐世荣 世界史 近代史编材料二1876 年 8 月(明治政府)公布金俸公债条例 ,规定凡领取俸禄者均须献出俸禄,由政府按其俸禄多寡发给“金禄公债”。 通过赎买办法革除封建武士俸禄的意义是重大的。 封建武士作为一个阶级瓦解了。 而且没有发生大的叛乱就实现了改造。 更重要的是政府以公债取代了俸禄,既可以减轻财政困难,又可以使武士们将公债转化为资本,去从事工商业活动。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农奴在 1861 年改革中获得了哪些权利。 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政府剥夺武士封建特权的措施。 (9 分)(2)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俄、日改革的共同影响 9、的特权;取消武士垄断军事的特权作答。 第(2)问第一小问结合 1861 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使农奴获得人身自由,材料二中明治维新“没有发生大的叛乱就实现了改造” “使武士们将公债转化为资本,去从事工商业活动” ,从政治、经济角度来看改革的影响,另外改革都不彻底,都保留了封建残余;第二小问结合改革的影响以及改革成功的经验作答。 42016冀州中学月考戊戌变法是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在特定的背景下兴起的一场救亡图存的运动。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百日之间,维新之诏,联翩而下,变法神速,几有一日千里之势。 黄鸿寿清史纪事本末材料二戊戌变政,首在裁官。 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 11、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 也正因为如此,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政治) 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回顾戊戌 重温历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指出维新派变法的失误之处。 (4 分)(2)依据材料三,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重构工作才刚刚开始”的含义。 (6 分)(3)材料四是如何评价戊戌变法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的。 (5 分 )答案(1) 失误:变法过程中急于求成;触动了既得利益者,树敌太多。 (2)原因:中国传统文化的制约影响;没有建立系统的变革理论体系。 含义:思想启蒙。 (3)作用:触动传统体制,为现代国家 13、5 分,共 60 分)52016武邑中学周测材料一(元世祖)中统元年 (1260 年)七月,革除诸路行用钞法之弊,诏统一印造交钞,以丝为本。 十月,又以银为本,印造发行元宝交钞,简称中统钞。 面额分二贯文、一贯文、五百文、三百文、二百文、一百文、五十文、三十文、二十文、十文,共 10 种,法定银钞比价为钞两贯同白银一两。 中统钞为唯一法定通货,通行全国。 各路旧钞可到指定地点换用新钞。 至元十二年(1275 年) ,又废止南宋铜钱,以 150 的比价收回南宋会子,换发中统钞,并发行“厘钞”二文、三文、五文作为辅币。 1282 年禁止金银私相交易,只可在各路官库兑换。 至元二十四年印造发行“至元通行宝钞”(简。2017历史一轮专题练24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Word版含解析
相关推荐
) A. 落回原处,因为人跳起后,车厢空气给人一个向前的推力使之与车厢一起运动。 B. 落回原处,因为人跳起瞬间车板给人一个向前的力。 C. 落回跳起处后面,因为人跳起后,车向前。 D. 整个过程中人与车水平方向速度 始终一样。 例 下列关于惯性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人走路时没有惯性,被绊倒时有惯性 [来源 :Z*xx*] B、百米赛跑到终点时不能立即停下来是由于惯性
3、全面爆发,从材料一中的信息看,此时的美国面临着法西斯的威胁,但其并未意识到危险,联系此时美国对外政策的特点回答。 第(2)问,结合太平洋战争爆发的相关知识回答“原因” ;结合所学知识,从美国参战对二战及二战后争夺世界霸权的影响角度回答。 22016枣强中学仿真材料一二战后,以矜持著称的德国人,甚至会在田野里与野狗争夺一块发霉的马铃薯。 通往农村的火车车厢外,常常扒满了前去觅食的逃票乘客。
3、主立宪制。 (君主权力的不同或议会权力的不同,言之成理即可)确立方式:英国通过自下而上的资产阶级革命确立;日本通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确立。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中“英国的立宪政体是新旧社会势力之间达到力量均势的历史结果”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指资产阶级、新贵族与旧贵族的制衡;结合材料中市民阶级发展的影响,联系英国立法权与行政权的制约、不同政治派别的制约等回答。 第(2)问
体只有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时”才有惯性,在受力作用时,惯性依然存在,体现在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上。 ③惯性的大小只由物体本身的特征决定,与外界因素无关,切莫认为物体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④惯性是不能被克服的,但可以利用惯性做事或防止惯性的不良影响。 ⑤不要把惯性概念与惯性定律相 混淆。 惯性是万物皆有的保持原运动状态的一种属性,惯性定律则是物体不受 外力作用时的运动定律
2、构均衡发展的双重结构理论。 缩小收入差距取得显著成绩。 减少不平等与可持续发展在研究中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微观家庭调查数据,从微观层面来系统性研究中国减少不平等以及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实践、经验和成效,数据详实,内容丰富,论证严密,结构完整。 根据收入数据,把家庭分成最低 20%、较低 20%、中等20%、较高 20%和最高 20%五档, 2012 年这五档对应的家庭平均收入分别为 3400
体验 : ①可以请学生将书本分开倒放在桌面上,然后从上面稍微施加力。 ②两个同学合作,将书本倒放在对方的手臂上,再施加力体会。 计算 :如果那个同学体重为 50 千克,两木板的夹角为1600,那么,木板对木箱的推力大约是多少 ? 例 2:如图 2所示,斜面上物体重力的分解 先请学生思考 :物体的运动趋势是怎样的 ?会产生什么效果 ?怎么运动 ? 然后学生分解并代入数值计算。 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