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必修一51牛顿第一定律09内容摘要:
体只有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时”才有惯性,在受力作用时,惯性依然存在,体现在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上。 ③惯性的大小只由物体本身的特征决定,与外界因素无关,切莫认为物体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④惯性是不能被克服的,但可以利用惯性做事或防止惯性的不良影响。 ⑤不要把惯性概念与惯性定律相 混淆。 惯性是万物皆有的保持原运动状态的一种属性,惯性定律则是物体不受 外力作用时的运动定律,当有力作用时,物体运动状态必定改变。 【例一】火车在长直水平轨道上匀速行驶,门窗紧闭的车厢内有一人向上跳起,发 现仍落回到车上原处,这是 因为 ( ) ,车厢内空气给他以向前的力,带着他随同火车一起 向前运动。 ,车厢的地板给他一个向前的力,推动他随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 ,车在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人落下后必是偏后一些,只是由于时间很短,偏后距离太小,不明显而已。 ,在水平方向上人和车始终有相同的速度。 【例二】有人设想,乘 坐气球飘在高空,由于地球的自转,一昼夜就能周游世界, 请你评价一下,这个设想可行吗 ? 四、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 1.运动状态指的是物体的速度 速度是是矢量,速度不变则运动状态不变,速度改变 (大小改变、方向改变或大 小方向同时改变 )运动状态也就改变了,所以运动状态不断改变的物体总有加速度。 2.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3.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质量越大的物体 _________越大,运动状态改变就越 ______________。 【例三】月球表面上的重力加速度地球表面上的 1/ 6,同一个飞行器在月球表面上 时与在地球表面上时相比较 ( ) 1/ 6,重力不变。 1/ 6。 ,重力减小为 l/ 6。 【例四】在车箱的顶板上用细线挂着一个小球,在下列情况下可对车厢的运动情况得 出怎样的判断: (1)细线竖直悬挂 :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线向图中左方偏斜 :_______________。 [来源 :学 *科 *网 Z*X*X*K] (3)细线向图中右方偏斜 :________________。 课堂训练 : ( )。 ,物体运动状态保持不变是由于物体具有惯性。 的结果。 ,物体必定受到外力的作用。 : ( )[来源 :学 科 网 ]。 ,是因为物体静止时惯性大。 ,是因为乒乓球的惯性小。 ,采用地脚螺钉固定在地球上,是为了增大机器的惯性。 ,不用力,小车就停下来,说明: ( ) A. 力是维持小车运动的原因。 , 小车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与小车的运动方向相反。 4.物体的运动状态与受力情况的关系是 (。沪科版必修一51牛顿第一定律09
相关推荐
3、有的现象,其根源是土地私有制。 土地兼并会加剧社会矛盾,影响封建政权的巩固,封建统治者往往对土地兼并采取打压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这种现象,但无法根除。 解析本题考查对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的比较分析能力。 第(1)问,注意从土地的所有制形式分析两次土地改革的特点, “共同影响”可以从社会转型的角度分析。 第(2)问, “积极意义”注意从土地国有制的优点和土地私有制的缺点回答,
) A. 落回原处,因为人跳起后,车厢空气给人一个向前的推力使之与车厢一起运动。 B. 落回原处,因为人跳起瞬间车板给人一个向前的力。 C. 落回跳起处后面,因为人跳起后,车向前。 D. 整个过程中人与车水平方向速度 始终一样。 例 下列关于惯性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人走路时没有惯性,被绊倒时有惯性 [来源 :Z*xx*] B、百米赛跑到终点时不能立即停下来是由于惯性
3、全面爆发,从材料一中的信息看,此时的美国面临着法西斯的威胁,但其并未意识到危险,联系此时美国对外政策的特点回答。 第(2)问,结合太平洋战争爆发的相关知识回答“原因” ;结合所学知识,从美国参战对二战及二战后争夺世界霸权的影响角度回答。 22016枣强中学仿真材料一二战后,以矜持著称的德国人,甚至会在田野里与野狗争夺一块发霉的马铃薯。 通往农村的火车车厢外,常常扒满了前去觅食的逃票乘客。
2、构均衡发展的双重结构理论。 缩小收入差距取得显著成绩。 减少不平等与可持续发展在研究中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微观家庭调查数据,从微观层面来系统性研究中国减少不平等以及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实践、经验和成效,数据详实,内容丰富,论证严密,结构完整。 根据收入数据,把家庭分成最低 20%、较低 20%、中等20%、较高 20%和最高 20%五档, 2012 年这五档对应的家庭平均收入分别为 3400
体验 : ①可以请学生将书本分开倒放在桌面上,然后从上面稍微施加力。 ②两个同学合作,将书本倒放在对方的手臂上,再施加力体会。 计算 :如果那个同学体重为 50 千克,两木板的夹角为1600,那么,木板对木箱的推力大约是多少 ? 例 2:如图 2所示,斜面上物体重力的分解 先请学生思考 :物体的运动趋势是怎样的 ?会产生什么效果 ?怎么运动 ? 然后学生分解并代入数值计算。 根据
线作平行四边形可以作出无数个平行四边形,因此把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力有无数组解,但如果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那力的分解就只有唯一解了。 如何确定两个分力的方向呢。 在解决实际 问题时要根据力的实际作用效果确定分力的方向。 实例一、斜面上重力的分解 [演示]用薄塑料片做成斜面,将物块放在斜面上,斜面被压弯,同时物块沿斜面下滑. [结论]重力 G产生两个效果:使物体沿斜面下滑和压紧斜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