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物理复习题 第14章 第3讲 原子结构与原子核 Word版含答案内容摘要:

4、个氡原子核,经过 后一定只剩下 4 线与 射线一样是电磁波,但穿透本领远比 射线弱9.(2015 安徽理综,14,6 分)图示是 粒子(氦原子核)被重金属原子核散射的运动轨迹,M、N、P、Q 是轨迹上的四点,在散射过程中可以认为重金属原子核静止不动。 图中所标出的 粒子在各点处的加速度方向正确的是() B 组提升题组10.(2015 天津六校联考)(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U 的原子核经过两个半衰期后剩下 5 个 中子轰击下生成 过程中,定要辐射出一定频率的光子11.(2015 湖北八市联考)(多选)人们发现,不同的原子核,其核子的平均质量(原子核的质量除以核子数)与原子序数有如图所示的关系 5、。 下列关于原子结构和核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子核 D 和 E 聚变成原子核 F 时会有质量亏损,子核 A 裂变成原子核 B 和 C 时会有质量亏损, 裂变成原子核 B 和 C 时放出的 射线能使某金属板逸出光电子,若增加 射线强度,2015 福建上杭一中检测)1919 年,卢瑟福用 粒子轰击氮核发现质子。 科学研究表明其核反应过程是: 粒子轰击静止的氮核后形成了不稳定的复核,复核发生衰变放出质子,变成氧核。 设 粒子质量为 速度为 核质量为 子质量为 核的质量为考虑相对论效应。 粒子轰击氮核形成不稳定复核的瞬间,复核的速度为多大?求此过程中释放的核能。 13.(2015 山西忻州质检)(12 分)假 8、,C 项属于聚变反应,D 项属于 衰变。 用蓝色光照射某金属表面时有电子逸出,若改用紫光照射,其频率大于蓝光的频率,则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故 A 正确;处于 n=3 能级状态的大量氢原子自发跃迁时,根据=3,知可能发出 3 种频率的光子,故 B 正确; 射线实际上是核内的中子转变成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同时将电子放出形成 射线,故 C 错误 核反应中,X 是质子,这个反应过程不叫 衰变,故 D 错误;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故 E 正确。 射线是光子流,选项 A 错误;氢原子辐射光子后能量减小,轨道半径减小,其绕核运动的电子动能增大,总能量减小,选项 B 正确;太阳辐 9、射能量的主要来源是太阳中发生的氢核聚变,选项 C 错误;由 m=,n=得 m= g=25 g,选项 D 错误。 中子数为 20926中子数为 23744原子核比 原子核少 18个中子,A 错、B 对;衰变过程中共发生了 衰变的次数为=7(次), 衰变的次数是 27-(934(次),C 对、D 错。 量处于 n=3 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所辐射的光子中,只有一种能使某金属产生光电效应,则知辐射的光子的频率最大,即从激发态 n=3 跃迁到 n=1 时辐射的光子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故 A、B 错误。 因为从激发态 n=4 跃迁到 n=1 时辐射的光子能量大于从激发态 n=3 跃迁到 n=1 时辐 11、数为=8(次),发生 衰变的次数为 82-(926(次),故 A 正确。 半衰期是对大量放射性原子核而言,对少数放射性原子核并不适用,故 B 错误。 放射性元素发生 衰变时所释放出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为质子时产生的,故 C 正确。 射线是电子流,不是电磁波,D 错。 粒子与重金属原子核带同种电荷,由于库仑力作用, 粒子在运动过程中发生偏转,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粒子的加速度方向为其所受库仑力方向,指向轨迹弯曲方向的内侧,故图中 P 点所示加速度方向正确,选项 C 正确。 B 组现中子的核反应方程是 正确;原子核的半衰期是一个统计规律,只对大量的原子核才适用,所以 B 错误;U 在中子轰击下生成 12、 过程中,原子核中的平均核子质量变小,所以该反应过程会产生质量亏损,从而放出核能,C 正确;原子从一种定态跃迁到另一种定态时,可能要辐射出一定频率的光子,也可能会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所以 D 错误。 子核 D 和 E 的核子平均质量大,结合成原子核 F 时存在质量亏损,要释放能量,子核 A 的核子平均质量大,裂变成原子核 B 和 C 时质量亏损,要放出核能,B 正确;入射光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由入射光的频率决定,与其强度无关,C 错误;镉棒可以吸收中子,在反应堆中能控制反应速度,D 正确;在核反应堆的外面修建很厚的水泥层能防止放射线和放射性物质的泄漏,E 正确。 12. 答案(m 1+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