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物理复习题 第10章 第4讲 电磁感应中的动力学与能量问题 Word版含答案内容摘要:
2、m,金属线框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 虚线框 abcd内有一匀强磁场,磁场方向竖直向下。 开始时金属线框的 与磁场的 dc边重合。 现使金属线框以初速度 动一段时间后停止,此时金属线框的 与磁场区域的 dc边距离为 l。 在这个过程中,金属线框产生的焦耳热为()最新海量高中、2014 安徽理综,20,6 分)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认为,磁场变化时会在空间激发感生电场。 如图所示,一个半径为 r 的绝缘细圆环水平放置,环内存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 B,环上套一带电荷量为+q 的小球。 已知磁感应强度 B 随时间均匀增加,其变化率为 k,若小球在环上运动一周,则感生电场对小球的作用力所做功的大小是() 2013 3、 安徽理综,16,6 分)如图所示,足够长平行金属导轨倾斜放置,倾角为 37,宽度为0.5 m,电阻忽略不计 ,其上端接一小灯泡,电阻为 1。 一导体棒 直于导轨放置,质量为 0.2 入电路的电阻为 1 ,两端与导轨接触良好,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导轨间存在着垂直于导轨平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 将导体棒 静止释放,运动一段时间后,小灯泡稳定发光,此后导体棒 运动速度以及小灯泡消耗的电功率分别为(重力加速度 g 取 10 m/s2,7=) m/s1 W B.5 m/s1 m/s9 W m/s9 2016 江西八校联考)(多选)如图甲所示,光滑绝缘水平面上,虚线 右侧存在磁感应强度 B=2 4、 T 的匀强磁场,左侧有一质量 m=0.1 矩形线圈 长 .2 m,电阻 R=2。 t=0 时,用一恒定拉力 F 拉线圈,使其由静止开始向右做匀加速运动,经过时间1 s,线圈的 到达磁场边界 时立即将拉力 F 改为变力,又经过 1 s,线圈恰好完全进入磁场,整个运动过程中,线圈中感应电流 i 随时间 t 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则()最新海量高中、 s 内的加速度大小为 1 m/长 .5 s 内流过线圈的电荷量为 平地面上方矩形区域内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两个边长相等的单匝闭合正方形线圈和,分别用相同材料、不同粗细的导线绕制(为细导线)。 两线圈在距磁场上界面 h 高处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再 6、流为 I,磁感应强度为 B,棒的质量为 m,则有:力做功 W=(ma)x,式中 x 为棒发生的位移。 棒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相同,但乙电路中由于线圈的自感作用,回路中的电流比甲电路中的小,所以甲图中外力做功多,即 A 正确。 题意知,金属线框移动的位移大小为 2l,此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为 2能量守恒定律得金属线框中产生的焦耳热为 Q=选项 D 正确。 化的磁场使回路中产生的感生电动势 E=S=,则感生电场对小球的作用力所做的功 W=qU=qE=,选项 D 正确。 灯泡稳定发光说明棒做匀速直线运动。 此时:F 安 =对棒满足:mg -=0因为 R 灯 =R 棒 则:P 灯 =P 棒再依据功能关系:mg v 7、=P 灯 +P 棒联立解得 v=5 m/s,P 灯 =1 W,所以 B 项正确。 第 1 s 末,i 1=,E=v1=立得 F=,A 项正确。 在第 2 s 内,由图像分析知线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 2 s 末,i 2=,E=v2=v1+得 m/项正确。 在第 2 s 内,-=2a 2得 m,C 项错误。 q=,D 项正确。 线圈在未进入磁场时,都做自由落体运动,从距磁场上界面 h 高处下落,由动能定理知两线圈在进入磁场时的速度相同,设为 v,线圈所受安培阻力 而 电 ,故。 所以此时刻 理可得 a2=圈进入磁场时的加速度与线圈的质量无关,即两线圈进入磁场时的加速度相同,当两线圈进入磁场后虽加速度发生 9、 安培力与重力平衡得据能量转化与守恒有:Q=mg(h+L)=mg(h+L)属棒匀速上升过程中,动能不变,根据功能关系可知:恒力 F 和安培力对金属棒所做功的和等于金属棒重力势能的增量,故 A 正确。 根据动能定理得:W =0,得:W 安 ,而 W 安 =Q,则恒力 F 和重力对金属棒所做功的和等于电阻 R 上产生的电热,故 B 正确。 金属棒克服安培力所做的功等于回路中电阻 R 上产生的热量,不等于金属棒重力势能的增量,故 C 错误。 恒力 F 所做的功在数值上等于金属棒增加的重力势能与电阻 R 上产生的电热之和,故 D 错误。 11. 答案(1)正电荷0.1 2)5 J(3)见解析解析(1)由右手定。2017年高考物理复习题 第10章 第4讲 电磁感应中的动力学与能量问题 Word版含答案
相关推荐
受的快意,是幸福的;拥有父爱也是幸福的。 史骐生 作为男人的一生,是儿子也是父亲。 前半生儿子是父亲的影子,后半生父亲是儿子的影子。 贾平凹《关于父子》 《背影》这篇著名的纪实散文,多少年来一直被选作语文教材,哺育了几代人。 它之所以能经久不衰、深深的打动读者,在于它充满了亲子之爱,这是个永恒的主题,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 其次,这篇散文构思的角度不同一般,语言文字平平实实
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有《乐章集》。 3.重点字词解释 伫( )危楼( ) 黯黯( )拟( ) 疏狂( ) 强乐( ) 衣带渐宽终不悔( ) [自主学习 ] 品味语言,鉴赏形象 1.“草色烟光残照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说说它好在哪里。 3.这首词刻画了怎样的抒情主体形象。
2、所以(2a) 212(a6)0,解得:a3 或 a6,故选 D。 答案:数 f(x)x 33x 22 在区间 1,1上的最大值是( )A2B0 C2 D4解析:f(x) 3x 26x ,令 f(x )0,得 x0 或 2。 f(x)在1,0)上是增函数,f(x)在(0,1 上是减函数。 f(x)f(0) 2。 答案:2016厦门质检)若函数 f(x)x 33x 在( a,6a 2)上有最小值
,圈画能概括表现茶居特点的关键词句。 完成下面表格 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指导:作者通过对比来写水乡茶居的外在特点。 请根据课文继续填写下表。 茶居的规模 茶居的建筑 茶居的名字 茶居的茶具与茶食 叹茶 特点 分布广规模小 ①建筑古朴典雅 斯文典 雅 一盅两件 慢饮 ②建筑小瞧玲珑 ③半临河半临岸 变化前 居、室 铁壶、粗枝大叶、不怎么好吃 变化后 多用混凝土水榭结构、砖木结构、竹寮结构 楼、室
本文的表达方式 有 哪些。 记下有疑问的地方,以便和老师同学交流。 第二课时 合作探究: 将课文分成三部分,并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 1) ( ) 第二部分( ) ( ) 第三部分( ) ( ) 作者 对 旅鼠之谜 有几种 猜测,请大家速读课文 18— 27段,看看作者作了几种猜测
2、中,如图所示。 已知水的折射率为,为了保证表演成功(在水面上看不到大头针),大头针末端离水面的最大距离 h 为()2015 湖北八校第一次联考)(多选)频率不同的两束单色光 1 和 2 以相同的入射角从同一点射入一厚玻璃板后,其光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的频率大于单色光 2 的传播速度大于单色光 2 的传播速度最新海量高中、 是红色,单色光 2 色光 1 和 2 色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