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物理复习题 第13章 第4讲 光的波动性 电磁波 相对论 Word版含答案内容摘要:
3、是双缝干涉实验装置的示意图,S 为单缝,S 1、S 2为双缝,P 为光屏。 用绿光从左边照射单缝 S 时,可在光屏 P 上观察到干涉条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涉条纹间的距离增大7.(2015 北京东城质检)(多选)在单缝衍射实验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射条纹间距变宽8.(2016 天津二模)如图所示为条纹总宽度相同的 4 种明暗相间的条纹,其中有两种是红光、蓝光各自通过同一个双缝干涉仪器形成的干涉图样,还有两种是黄光、紫光各自通过同一个单缝形成的衍射图样(黑色部分表示亮条纹)。 则图中从左向右排列,亮条纹的颜色依次是()场上有种灯具俗称“冷光灯”,用它照射物品时能使被照物品处产生的热效应大大降低 4、,从而广泛地应用于博物馆、商店等处。 这种灯降低热效应的原因之一是在灯泡后面放置的反光镜玻璃表面上镀一层薄膜(例如氟化镁),这种膜能消除不镀膜时玻璃表面反射回来的热效应最显著的红外线。 以 表示红外线的波长,则所镀薄膜的最小厚度应为()多选)如图甲所示,在一块平板玻璃上放置一平凸薄透镜,在两者之间形成厚度不均匀的空气膜,让一束单一波长的光垂直入射到该装置上,结果在上方观察到如图乙所示的同心内疏外密的圆环状干涉条纹,称为牛顿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2015 江苏南京模拟)用某一单色光做双缝干涉实验时,已知双缝间距离为 距离双缝为 1.2 m 处的光屏上,测得 5 条亮纹间的距离为 7.5 1)求这种 6、波长,因而相互抵消,达到减少反射光、增大透射光强度的目的,故 A、C 正确,B 错误;由于膜选择人眼最敏感的绿光增透,则位于光谱两端的红光、紫光反射较多,增透膜在白光照射下呈淡紫色,D 正确。 磁波、声波都能够传递信息,A 项错误;手机通话时将人的声音转化为电信号并通过电磁波传递,B 正确;医院“B 超”的超声波属于声波,传播速度远小于光速,C 错误;红外线与 X 射线相比频率低,波长长,D 错误。 射现象是波特有的现象,故电磁波能发生衍射现象,A 错误。 遥控器是通过发出的红外线脉冲信号遥控电视机的,B 错误。 根据多普勒效应,当天体相对地球运动时,我们接收到来自天体的电磁波频率发生变化,根据其变化 7、可判断遥远天体相对地球的运动速度,C 正确。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定值,在任何惯性系中测出的数值应相同,D 错误。 题知,转动 B 使到达 O 处的光最强,则 A、B 的偏振方向必相同,若在 A、B 间放入待检糖溶液,因糖溶液对偏振光有旋光效应,使来自 A 的偏振光经过样品后,偏振方向发生改变,则到达 O 处的光强度会明显减弱,若适当把 A 或 B 旋转一个角度,可以使偏振光恰好通过B 后,到达 O 处的光强度最大,而旋转的角度就是 ,故选 A、C、D。 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公式 x= 可知,减小双缝间的距离 d,干涉条纹间的距离 错误;增大双缝到屏的距离 L,干涉条纹间的距离增大,B 正确;将绿光换为红 9、干涉条纹间距越大,则图(1)是红光照射产生的,图(3)是蓝光照射产生的。 因波长越长,衍射条纹间距越大,则图(2)是紫光照射产生的,图(4)是黄光照射产生的。 故 B 正确,A、C、D 错误。 B 组外线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热效应,当光照射物体时,一般都伴随着大量的红外线。 在灯泡后面放置的反光镜玻璃表面上镀一层薄膜(相当于增透膜),当增透膜最小厚度等于红外线在其中传播的波长的时,灯泡发出的红外线射到增透膜后,从增透膜的前后表面反射回来的两束红外线发生干涉,相互抵消,使反射的红外线强度减弱,从而达到“冷光”效果。 于在凸透镜和平板玻璃之间的空气形成薄膜,所以形成相干光的反射面是凸透镜的下表面和平板玻璃的。2017年高考物理复习题 第13章 第4讲 光的波动性 电磁波 相对论 Word版含答案
相关推荐
品读课文,体味文章独特的写作手法 (四)课堂小结 (五) 达标测试 1.选出既没有读音错误又没有书写错误的一项 ( ) A.啮齿( li232。 ) 盗听途说 繁衍 B.媲美( p236。 ) 鼠目寸光 滑稽( jī) C.挑衅( x249。 n) 笃信( dǔ) 迁徒 2.这是一篇很别致的科学小品,采用了 _____________框架, _____________的方式,生动有趣地介绍了有关
2、中,如图所示。 已知水的折射率为,为了保证表演成功(在水面上看不到大头针),大头针末端离水面的最大距离 h 为()2015 湖北八校第一次联考)(多选)频率不同的两束单色光 1 和 2 以相同的入射角从同一点射入一厚玻璃板后,其光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的频率大于单色光 2 的传播速度大于单色光 2 的传播速度最新海量高中、 是红色,单色光 2 色光 1 和 2 色光 1
本文的表达方式 有 哪些。 记下有疑问的地方,以便和老师同学交流。 第二课时 合作探究: 将课文分成三部分,并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 1) ( ) 第二部分( ) ( ) 第三部分( ) ( ) 作者 对 旅鼠之谜 有几种 猜测,请大家速读课文 18— 27段,看看作者作了几种猜测
①肉食者 鄙 ②又何 间 焉 ③ 牺牲 玉帛 ④大小之 狱 ( 2)判断句式:有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译为“„„是什么”和“„„不是什么”。 例如:忠之属也 ( 3)省略句式:有的省略主语,有的省略宾语,有的省略介词等等,翻译时要补出来。 例如:可以一战 ( 4)倒装句式:按照现代汉语的常式是主 谓 宾顺序,但有的文言句有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情况,翻译时要按现代汉语的顺序。 例如:“何以战。 ”
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气势磅礴,独具魅力。 豪迈粗 犷的动作变化,刚奔放的雄浑舞姿,充分体现着陕北高原民众憨厚朴实、悍勇威猛的个性。 )(学生能概括出一些特点即可)任何文艺形式都是对人生、社会的感受和认识的反映。 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与壮阔场景,我们只需看一看便能感受到,但安塞腰鼓所蕴涵的文化价值、生命意识,却需要我们用心去体验和感悟。 下面我们学习《安塞腰鼓》这篇课文
对她十分陌生”。 答: 这是人对闹声的一种感受,当闹声突然停止的时候,会 感到特别的静。 其次,这里用静来反衬闹,可收到更好的艺术效果。 ③怎样理解“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声”。 答:鸡声是天亮的标志,是新的一天的开始,是希望的象征。 有这种安塞腰鼓所喷发出来的力量,一定会带动生命的奔腾升华,一定会创造出一个崭新的世界,这正是希望所在。 认真阅读文段,根据要求思考问题。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