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生物一轮对点训练 10-1 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 a 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4、用来培养大肠杆菌的,其内的营养成分中要加入 32P 标记的无机盐B若要达到实验目的,还要再设计一组用 35S 标记噬菌体的实验,两组相互对照,都是实验组C噬菌体的遗传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而大肠杆菌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D若本组实验 B(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则不能证明 遗传物质答案中锥形瓶中培养液内的营养成分应无放射性标记;要证明 遗传物质,还应设计一组用 35S 标记的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两组相互对照,都是实验组;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其遗传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若本组实验 B(上清液) 中出现放射性,可能是实验时间较长,细菌裂解导致的。 3结合遗传物质的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艾弗里及其同事 6、 S 型细菌的 白质、多糖等物质,单独研究它们各自的功能(2)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因子”是 3)放射性同位素标记 (4)沉淀物(5)1/2 n1 (6)白质 转 录 翻 译 解析(1) 分离并提纯 S 型细菌的 白质、多糖等物质才能单独研究它们各自的功能。 (2)遗传物质,是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因子”。 (3)噬菌体侵染细菌是用了 32P、 35S 分别标记 蛋白质,去研究它们各自的作用。 (4)被 32P 标记的噬菌体的 进入大肠杆菌中,大肠杆菌会在沉淀物中。 (5)续复制 n 次后生成 2有亲代噬菌体的子代噬菌体的 2 个,所以占总数的 2/2n1/2 n1。 【解题法】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标记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