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生物一轮对点训练 11-2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与应用 b 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3、生突变。 抗病基因 R 对感病基因 r 为完全显性。 现种群中感病植株 1/9,抗病植株 占 4/9,抗病植株可以正常开花和结实,而感病植株在开花前全部死亡。 则子一代中感病植株占( )A1/9 B1/16C4/81 D1/8答案题主要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频率的相关知识。 由题干信息可知,该植物种群中感病植株(开花前全部死亡,有繁殖能力的植株中,抗病植株 占 1/2,基因型为 R、r 的配子比为 31,配子中 R 的基因频率为 3/4,r 的基因频率为 1/4,故子一代中感病植株 1/41/41/16 ,B 正确。 3研究发现,豚鼠毛色由以下等位基因决定:C b黑色、C c乳白色、C s银色、C x白 5、(显性,银 (白化 (显性,故两只白化的豚鼠杂交,后代不会出现银色个体,A 项正确;该豚鼠群体中与毛色有关的基因型有 10 种,B 项错误;根据四组交配亲子代的表现型关系可以确定色) 、 色)、C c(乳白色)、C x(白化 )这组等位基因间的显性程度,C 项错误;由于四种等位基因间存在显隐性关系,两只豚鼠杂交的后代最多会出现三种毛色,D 项错误。 4在生物的遗传基因中存在复等位现象,如 a1、a 2但就每一个二倍体细胞来讲,最多只能有其中的两个,且分离的原则相同。 在小鼠中,有一复等位基因:A 控制黄色,纯合子致死;a 1 控制鼠色,野生型;a 2 控制黑色。 这一复等位基因系列位于常染色体上,A 8、毛是_性性状。 图中、基因型(相关基因用 A 和 a 表示)依次为_。 (2)实验 2 结果显示:与野生型不同的表现型有_种。 基因型为_,在实验 2 后代中该基因型的比例是_。 (3)根据果蝇和果蝇 S 基因型的差异,解释导致前者胸部无刚毛,后者胸部有刚毛的原因:_。 (4)检测发现突变基因转录的 对分子质量比野生型的小,推测相关基因发生的变化为_。 (5)实验 2 中出现的胸部无刚毛的性状不是由 发生突变的基因控制的。 作出这一判断的理由是:虽然胸部无刚毛是一个新出现的性状,但_,说明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不是一个新突变的基因。 答案(1) 相对 显Aa、)两 (3)两个 A 基因抑制胸部长出刚毛,只有一个。2017生物一轮对点训练 11-2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与应用 b Word版含解析
相关推荐
算 1678267833 8000247。 125247。 8 1000247。 ( 25 5) 5.拓展: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1500247。 2247。 5247。 3247。 25247。 2 270000247。 8247。 6247。 125247。 3247。 15 369113+131187 三、总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 除法运算性质 教学目标: 1.
革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 5) 加入世贸组织有利于我们积极主动地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竞争,提神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最大限度地获得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利益 四 . 对外开放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1. 对外开放含义: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平等互利、互守信用的 基础 上,积极发展对外经济合作和进行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的交流。 2. 原因
4、用来培养大肠杆菌的,其内的营养成分中要加入 32P 标记的无机盐B若要达到实验目的,还要再设计一组用 35S 标记噬菌体的实验,两组相互对照,都是实验组C噬菌体的遗传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而大肠杆菌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D若本组实验 B(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则不能证明 遗传物质答案中锥形瓶中培养液内的营养成分应无放射性标记;要证明 遗传物质,还应设计一组用 35S 标记的噬菌体的侵染实验
老师想考考你们,你能用这张纸折出直角吗。 (学 生动手操作、折一折 )你怎么肯定你折出的角是直角呢。 说一说理由。 (学生演示) 观察媒体看看还有其它的折法吗。 折出的是直角吗。 四、总结 21 世纪教育网 21 世纪教育网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本领。 垂直第四教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由情境引入,通过动手操作,量, 初步体会到点到直线距离的含义。
3、常分离比出现的原因,推测亲本的基因型或推断子代相应表现型的比例。 命题法 2色有黄色(Y)和灰色(y),尾巴有短尾(D) 和长尾 (d),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任取一对黄色短尾个体经多次交配,F 1 的表现型为:黄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短尾灰色长尾4221。 实验中发现有些基因型有致死现象( 胚胎致死)。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黄色短尾亲本能产生 4 种正常配子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