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化学九年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2内容摘要:
层电子数大于等于 4 小于 8,化学反应中易 电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 8(氦为 2时),属于。 因此,铝离子的形成过程为 5. 原子有一定的质量,但阅读教材可知,无论是书写还是计算都麻烦,因此 国际上规定采用 来表示原子的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是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 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值 ,可表示为 练习:课本第 11题。 又因原子核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电 子的质量相对小的很多,是质子质量的 1\1836,可忽略不计 .一个质子的质量与一个中子的质量相当,氢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氢的 相对原子质量 为 1,则一个质子的 相对 质量也为 1,故 原子质量 可用原子核的质量来表示,即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和来表示, 相对原子质量 就可表示为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那么:相对分子质量等于构成分子的各原子。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沪教版化学九年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2
相关推荐
3、分泌抗体;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青霉素后会发生过敏反应,而不是自身免疫反应。 故 B 项正确。 【解题法】过敏反应与体液免疫的关系(1)联系:过敏反应是异常的体液免疫。 (2)区别: 发生时间不同:过敏反应在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才会发生,而体液免疫则在机体第一次接触抗原时就发生。 抗体分布不同:体液免疫中抗体主要分布于血清中,而过敏反应中抗体则分布在某些细胞表面。 命题法 2992
使用方法:⑴取一滴试液滴(沾)到 PH试纸上(切不可将试纸伸入试剂瓶中) ⑵再将变色后的 PH试纸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PH值的规律: PH=7 溶液呈中性 PH< 7 溶液呈酸性,且值越小,酸性越强 PH> 7 溶液呈碱性,且值越大,碱性越强 注意点:用 PH试纸测量的 PH值一般精确到。 [练习 ]:测量几种物质溶液的 PH值 肥皂水: 食醋: 纯碱溶液: 稀硫酸: 雨水: 二、酸
3、参与反射弧的神经元的细胞体不都在 b 中,传入神经元的细胞体在 b 外的神经节中; 为传入神经,当 a 感受到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其变化是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但恢复静息时,又变为外正内负;反射是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
1、最新海量高中、 细胞过度激活为效应 T 细胞后,选择性地与胰岛 B 细胞密切接触,导致胰岛B 细胞死亡而发病。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细胞将抗原传递给胰岛 B 细胞增殖的免疫增强剂可用于治疗该病答案据题意可知,这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由体内 T 细胞过度激活为效应 T 细胞, “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的胰岛 B 细胞当做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这类疾病叫自身免疫病,A 项正确;患者体内因胰岛
1、最新海量高中、究者在这两个蚂蚁种群生活区域的接触地带设 4 种处理区,各处理区均设 7 个10 m10 m 的观测点,每个观测点中设有均匀分布的 25 处小蚂蚁诱饵投放点。 在开始实验后的第 1 天和第 85 天时分别统计诱饵上小蚂蚁的出现率并进行比较,结果见表。 处理区 小蚂蚁出现率的变化(%)不驱走大蚂蚁 增加 35定时灌溉 驱走大蚂蚁 增加 70不驱走大蚂蚁 减少 10不灌溉驱走大蚂蚁
A.铁 B.氢气 C.氯化钠 D.铜 2.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 A.水 B.二氧化碳 C.金刚石 D.氧气 3.下列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了变( ) A. 冰融化成水 B. 二氧化碳变成了干冰 C.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了汞和氧气 D.碘加热变成了碘的蒸气 4.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 ) A.分子大原子小 B.是否能构成物质 C.在化学变化中本身是否发生了变化 D.是否在不断地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