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六安舒城中学2016年高二物理暑假作业 第二十天 Word版含答案内容摘要:
2、m 上放一小物体时,m 仍保持静止,则()A绳子的拉力增大 Bm 所受合力变大C斜面对 m 的静摩擦力可能减小D斜面对 m 的静摩擦力一定增大4如图所示,斜面体 M 放在水平面上,物体 m 放在斜面上,m 受到一个水平向右的力F,m 和 M 始终保持静止,这时 m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F 变大时,则()Af 1变大,f 2不一定变大 Bf 2变大,f 1不一定变大Cf 1与 f 1与 图所示,质量为 的作用沿质量为 木板保持静止状态。 已知木块与长木板问的动摩擦因数为 1,长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2,则()A长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为 2(m 1+m2)木板 4、点力合成”实验,实验步骤如下:(1)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固定一张白纸(2)把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 O 点,另一端拴两根带套的细线,细线和橡皮筋的交点叫做结点(3)在纸面离 O 点比橡皮筋略长的距离上标出 A 点(4)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沿水平方向拉两个绳套,把结点拉至 A 点,如图所示,记下此时两力 2的方向和大小(5)改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绳套,仍把结点拉至 A 点记下此时力 F 的方向和大小(6)拆下弹簧测力计和橡皮筋(7)在 A 点按同一标度尺,作 2和 F 力的图示请你写出下面应继续进行的实验步骤,完成实验(8)_.(9)几个同学合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弹。安徽六安舒城中学2016年高二物理暑假作业 第二十天 Word版含答案
相关推荐
2、s 内、3 s 内通过的位移之比为()A135 B356 C123 D4574某质点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 3s 内通过的位移为 s,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A B C D 32球沿斜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 A 位置开始计时,连续相等时间 t 内记录到小球位置如图,d 1、d 2、d 3分别为位置 B、C、D 到 A 的距离则()A (d 3d 2)=(d 2d 1)B小球在 B
专利:专一而敏锐 学者:( 1)读书人( 2)学习,“者”句间停顿。 何必“仲尼居”即须两纸疏义,“燕寝”“讲堂”,亦复何在。 —— 译略 归纳:正确对待经文,使言行有得,做到读书、做事两不误。 四、感悟 本文的题目叫《勉学》,请结合文章的内容,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勉学”即“劝勉、勉励、鼓励后世子孙及世人勤奋学习。 请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三个自然段的议论要点。 第一段:学习在于 “修身利行”
2、,可以忽略不计,故系统动量近似守恒D三者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因为系统只受重力和地面支持力这两个外力作用,这两个外力的合力为零3a、b 两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发生正碰,作用前 a 球动量 0 kgm/s,碰撞过程中,a 球的动量减少了 20 kgm/s,则作用后 b 球的动量为()kgm/s kgm/s kgm/s kgm/拿大萨德伯里中微子观察站的研究提示了中微子失踪之谜
高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 (板书课题) 21 世纪教育网 21 世纪教育网 『板块二』 提问:每组中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口算时要注意什么。 师: 说说是怎样想的。 提问:题目中告诉了我们几个已知条件。 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板书:要修 800米,修了 7 天,每天修 84 米,还剩多少米没有修。 ) 提问: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师:这两种方法的第二步都是求什么。
相乘。 ( ) 50+ 2x> 72,这是一个方程。 ( ) x个 相加,和是。 ( ) = ( ) ac- bc = ( a- b) c ( ) 四、用心选一选。 方程 10x = 5 的解是( ) A、 x=5 B、 x= C、 x= 下面各组中,两个式子结果相等的是( ) A、 42 和 44 B、 和 2 C、 52 和 5+ 5 与 a 相邻的两个数是( ) A、 11 B、 a-
2、相等时间内物体的速度变化量均相同D不管竖直上抛的初速度有多大(v 010 m/s),物体上升过程的最后 1 s 时间内的位移总是不变的4在轻绳两端各系一个小球,一人用手拿着绳上端的小球,站在三层楼的阳台上,放手后让小球自由下落,两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为t;如果人站在四楼的阳台上,同样放手让小球自由地下落,两球相继落地的时间为t,则要t 与t相比较,有()Att Bt=t C tt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