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3-4选修三152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1内容摘要:
二、 长度的相对性 下面我们来讨论在不同参考系中测量一个杆的长度结果会如何。 如下图所示: 甲图中是一个刻度尺测出的静止的杆的长度,大家看是多少。 怎么求出的呢。 乙图中尺仍然静止,杆水平向右匀速运动,我们应该怎么算杆长。 注意: 其实这里你是用某时刻 N、 M坐标差值或另一时刻 N′、 M′坐标差值得到的。 如果有人用 N′ 、 M的坐标差值算出杆长是 m8 m= m显然是没有意义的,它不能代表杆的长度。 因此我们要测量这一杆长,就必须“同时”读出杆两端坐标才行。 现在的问题是不同参考系中“ 同时是相对的 ”。 思考与讨论: 请大家看课本图 ,一个相对于所选参考系静止的物体(如杆或者尺子),在这个参考系中的长度可以称作它的 “正确长度” 0l ,地面上的人看到杆的 M、 N两端发出的光同时到达他的眼睛,他读出 N、 M的坐标之差为 l,即地上的观察者测到的杆长。 请大家考虑车上的观察者是 同时看到 N、 M两端的闪光吗。 观察者 B认为观察者 A读哪端早。 读哪端晚。新课标人教版3-4选修三152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1
相关推荐
2、,可以分析太阳的物质组成D根据太阳光谱中的暗线,可以分析地球大气层中含有哪些元素3有关氢原子光谱的说法正确的是()A氢原子的发射光谱是连续谱B氢原子光谱说明氢原子只发出特定频率的光C氢原子光谱说明氢原子能级是分立的D氢原子光谱的频率与氢原子能级的能量差无关4根据 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图中虚线表示原子核所形成的电场的等势线,实线表示一个 粒子的运动轨迹。 在 粒子从
2、 mm 3C38.4 m0 2 D38.4 mm 33、2013北京卷 在实验操作前应该对实验进行适当的分析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装置示意如图小球每次都从斜槽的同一位置无初速释放,并从斜槽末端水平飞出改变水平板的高度,就改变了小球在板上落点的位置,从而可描绘出小球的运动轨迹某同学设想小球先后三次做平抛,将水平板依次放在如图 1、2、3 的位置,且 1 与 2 的间距等于2 与 3
2、个或 5 个C2 个或 4 个 D4 个或 5 个3质量均匀分布的 A、B、C 三个物体如图所示放置,其中 A、形物体 C 叠放在物体 A、B 的上表面且 C 的重心在 B 的上方,已知所有接触面均光滑且各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 B 对地面的压力等于物体 A 对地面的压力B物体 B 对地面的压力大于物体 A 对地面的压力C物体 B 对物体 A 有向左的压力D物体
2、、b 和 c、 c 和 d 间的距离均为 R,在 a 点处有一电荷量为 q(q0)的固定点电荷。 已知 b 点处的场强为零,则 d 点处场强的大小为(k 为静电力常量)()A. B. C. 9d,极板分别与电池两极相连,上极板中心有一小孔(小孔对电场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小孔正上方 处的 P 点有一带电粒子,该粒子从静止开始下落,经过小孔进入电容器,并在下极板处(未与极板接触)返回。
2、 Da 的重力为 点经 B、C 运动到 D 点,其 “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 处的电场强度大于 C 处的电场强度BB、D 两点的电场强度和电势一定都为零C粒子在 A 处的电势能大于在 C 处的电势能DA、C 两点的电势差大于 B、D 两点间的电势差16物体在竖直平面内运动,其动能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初动能为零B0t
2、间的绳水平,t=t 1时刻 P 离开传送带不计定滑轮质量和摩擦,绳足够长正确描述小物体 P 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可能是 ()4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放着两块长度相同,质量分别为 两木板的左端各放一个大小、形状、质量完全相同的物块开始时,木板和物块 均静止,今在两物块上分别施加一水平恒力 2,当物块和木板分离时,两木板的速度分别为 块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