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六安舒城中学2016年高一物理暑假作业 第16天 Word版含答案内容摘要:
2、该车车轮的转速约为()A1 000 r/s B1 000 r/1 000 r/h D2 000 r/、乙两质点均做匀速圆周运动,甲的质量与运动半径分别是乙的一半,当甲转动 80转时,乙正好转过 60 转,则甲与乙所受的向心力大小之比为()A14 B4 1 C49 D945如图所示,B 和 C 是一组塔轮,即 B 和 C 半径不同,但固定在同一转动轴上,其半径之比为 C32,A 轮的半径大小与 C 轮相同,它与 B 轮紧靠在一起,当 A 轮绕过其中心的竖直轴转动时,由于摩擦作用,B 轮也随之无滑动地转动起来a、b、c 分别为三轮边缘的三个点,则 a、b、c 三点在运动过程中的()A线速度大小之比 3、为 32 2B角速度之比为 332C转速之比为 232D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9646正常走动的钟表,其时针和分针都在做匀速成转动,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有( )A时针和分针角速度相同 B分针角速度是时针角速度的 12 倍C时针和分针的周期相同 D分针的周期是时针周期的 12 倍7 A、B 两物体都做匀速圆周运动,A 的质量是 B 质量的一半, A 的轨道半径是 B 轨道半径的一半,当 A 转过 60角的时间内,B 转过 45角,则 A 物体的向心力与 B 物体的向心力之比为 ( )A 1:4 B 2:3 C 4:9 D 9:168如图所示是一个玩具陀螺。 a、b、c 是陀螺上的三个点。 当陀螺绕垂直于。安徽六安舒城中学2016年高一物理暑假作业 第16天 Word版含答案
相关推荐
生熟悉的知识入手引导学生发现新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 二、互动探究进行新课教学 (一 ) 互动探究中理解、巩固知识点 变化 1 若把原题中“ a 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改为“回到平衡位置”。 问这列简谐波的波速等于多少。 [变化目的是为了引入引起多解的第一种原因:波传播过程中时间的周期性 ] 师:这种改变会对哪个物理量产生影响,如何影响。 [引导学生周期不确定去求解 ] 生:时间
2、悬挂于 O 点,用钉子靠着线的左侧,沿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斜面向右以速度 v 匀速运动,运动中始终保持悬线竖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橡皮的速度大小为 皮的速度大小为 皮的速度与水平方向成 30角D橡皮的速度与水平方向成 45角4如图所示,人沿平直的河岸以速度 v 行走,且通过不可伸长的绳拖船,船沿绳的方向行进,此过程中绳始终与水面平行当绳与河岸的夹角为 时,船的速度大小为 ( )A BC
2、的白纸相接触F将小球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用直尺将点连成折线(2)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得到的轨迹如图所示,其中 O 点为平抛运动的起点。 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及图中给出的数据,可计算出小球平抛的初速度_m/s。 4如图是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片,图中每个小方格的边长都是 L=知闪光时间是 T=130s,那么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公式为 g=_,其值是_m/s 2
0时刻的波形图,虚线为 t= s时的波形图,波的周期 T> s,则:( ) s t= , P点沿 y轴正方向运动 , P点经过的路程为 4m t= , Q点到达波峰位置 4.一列波长大于 1m的横波沿着 x 轴正方向传播,处在 mx 11 和 mx 22 的两质点 A 、 B的振动图像如图所示。 由此可知:( ) A.波长为 34 m B.波速为 sm/1 C. s3 末 A 、 B
波形图(图 ⑵ ) 练 2: 已知平面简 谐波在 x 轴上传播,原点 O 的振动图象如图 a所示, t时刻的波形图如图 b所示,则 t/=t+( ) 高二物理 167。 波长、频率和波速 配餐作业( B15) 31 42图 ⑴ 5o2424cmy/mx/图 5o2424cmy/mx/31 42P图 o2424cmy/531 42 7 86 st/31 42图 ⑵ 5o2424cmy/mx/a b
2、加速度D物块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不变5关于正常走时的手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秒针角速度是分针角速度的 60 倍 分针角速度是时针角速度的 60 倍秒针的周期是时针周期的 1/3600 分针的周期是时针周期的 1/12A B C D6甲、乙、丙三个物体,甲放在广州,乙放在上海,丙放在北京,当它们与地球一起转动时,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 最大,v 乙 最小 B 丙 最小,v 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