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三三轮冲刺理综物理试题21 Word版含答案内容摘要:

2、静止轨道卫星,它与先期发射的 15 颗北斗导航卫星组网运行,北斗导航工程区域组网顺利完成。 现在已向亚太大部分地区提供正式服务。 关于这两卫星下列说法正确是:A这两颗卫星离地面的高度一样,约为 36 万千米B第 10 颗北斗导航卫星的运行速度一定比第一宇宙速度小C发射第 10 颗北斗导航卫星要比发射同等质量的近地卫星少消耗能量。 D第 10 颗北斗导航卫星比第 16 平地面上有一个坑,其竖直截面为半圆,O 为圆心,沿水平方向的直径。 若在 A 点以初速度 沿 向平抛一小球,小球将击中坑壁上的最低点 D 点:若 C 点以初速度 方向平抛另一相同质量的小球并也能击中 知 ,且不计空气阻力,则60DA两小球 3、同时落到 D 点B两小球在此过程中动能的增加量相等C在击中 D 点前瞬间,重力对两小球做功的功率不相等D两小球初速度之比 126:3v:17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 m、2m 和 3m 的三个木块,其中质量为 2m 的木块间用一轻弹簧相连,轻弹簧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 T。 现用水平拉力 F 拉质量为3m 的木块,使三个木块一起加速运动,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质量为 2m 的木块受到四个力的作用B当 F 逐渐增大到 ,轻弹簧刚好被拉断C当 F 逐渐增大到 ,轻弹簧还不会被拉断D当 F 撤去瞬间,m 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不变18如图所示,M 为理想变压器,电表均可视为理想电表,电源电压 U 5、122120120如图所示,虚线 a、b、 c 代表电场中一簇等势线,相邻等势面之间的电势差相等,实线为一带电质点(重力不计)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时的运动轨迹,P、Q 是这条轨迹上的两点,对同一带电质点,据此可知A三个等势面中,a 的电势最高B带电质点通过 P 点时的动能比通过 Q 点时大C带电质点通过 P 点时的电场力比通过 Q 点时大D带电质点在 P 点具有的电势能比在 Q 点具有的电势能大21. 如图所示,将两个质量 m = 2 心相距 r = 02m 的球水平放在无需考虑地球自转影响的北极点,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为 F。 地球对小球引力在两球连线方向的分力为 Fx。 已知地球的平均密度 6、约为 5510 3 kg/ 的数量级约为10 4 B10 2 C10 D10 (6 分)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使质量为 m=200g 的重物自由下落,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选取一条符合实验要求的纸带如图所示。 O 为纸带下落的起始点,A、B、 C 为纸带上选取的三个连续点。 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 T=002 s 打一个点,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 g=9.8 ms 2,那么(1)B 点瞬时速度 _ms。 2)同学丙想根据纸带上的测量数据进一步计算重物和纸带下落过程中所受的阻力,为此他计算出纸带下落的加速度为 a=_ms 2。 (3)若同学丁不慎将上述纸带从 间扯断,他仅利用 A 点之后的纸 8、确的测出电阻丝的阻值,电流表应选_,滑动变阻器应选_。 (3)如右图所示,将电阻丝拉直后两端固定在刻度尺两端的接线柱 a 和 b 上,刻度尺的中间有一个可沿电阻丝滑动的触头 P,触头的另一端为接线柱 c,当用手按下触头 P 时,触头 头的位置可在刻度尺上读出。 实验中改变触头 P 与电阻丝接触的位置,并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流表示数 I 保持不变,分别测量出多组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 L 与对应的电压 U。 请在下图中完成实验电路的连接,部分已连好的线不能改动。 (要求:能改变电阻丝的测量长度和进行多次测量)(4)利用测量数据画出 UL 图线,如右图所示,其中( )是 UL 图线上的一个点的坐0, 9、标根据 UL 图线,用电阻丝的直径 d、电流 I 和坐标( )可计算得出电阻丝的电阻率 p=_。 (用所给字母表示)24 (18 分)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轻弹簧,左端固定在 A 点,自然状态时其右端位于B 点。 水平桌面右侧有一竖直放置的光滑轨道 形状为半径 R=圆环剪去了左上角 135的圆弧,其竖直直径,P 点到桌面的竖直距离也是 R。 用质量4物块将弹簧缓慢压缩到 C 点,释放后弹簧恢复原长时物块恰停止在 B 点。 用同种材料、质量为 物块将弹簧缓慢压缩到 C 点释放,物块过 B 点后做匀变速运动,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 s=6块飞离桌面后由 P 点沿切线落入圆轨道。 不计空气阻力 g 取 10m。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