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3-1选修三26电阻定律1内容摘要:

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这个公式只适用于金属导体 (但其他任何材料都有对应的电阻率 )。 ②计算出来的电阻是某一特定温度下的电阻 ,因为电阻率ρ随温度而变。 ③注意与电阻的定义式 R= IU 的区别 .其主要区别列表如下 : R= Sl R=IU 区别 电阻定律的表达式 电阻的定义式 说明了电阻由导体的哪些因素决定 提供了测定电阻的手段 ,并不说明电阻与U 和 I 有关系 只适用于金属导体 适用于任何导体 相同点 都不能反映电阻的实质 (要用微观理论解释 ) ④ 电阻率是材料本身的因素 ,反映材料对电流阻碍能力的强弱 .金属材料的电阻率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金属电阻温度计就是利用这一规律制成的。 有些合金材料 的电阻率几乎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常用来制作标准电阻。 【 实例分析 】 〖 例 1〗 一段均匀导线对折两次后并联在一起,测得其电阻为 Ω,导线原来的电阻多大。 若把这根导线的一半均匀拉长为三倍,另一半不变,其电阻是原来的多少倍。 解析:一段导线对折两次后,变成四段相同的导线,并联后的总电阻为 Ω,设每段导线的电阻为 R,则 4R = Ω, R=2 Ω,所以导线原来的电阻为 4R=8 Ω。 若把这根导线的一半均匀拉长为原来的 3 倍,则这一半的电阻变为 4Ω 9=36 Ω,另一半的电阻为 4 Ω,所以拉长后的总电阻为 40 Ω,是原来的 5 倍。 〖 例 2〗 在相距 40 km 的 A、 B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