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5课时作业1.1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2、。 同样,自然灾害也可能给人类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资源。 据此完成 34 题。 3下列自然灾害的形成,是由资源利用不合理造成的是()A夏秋季节华北地区地势低洼处易发生洪涝灾害B我国西南地区地壳运动活跃,地震多发C新疆地区冬春季节易发生冻灾D内蒙古地区过度放牧致使沙漠化严重4下列自然资源的形成与自然灾害相伴的是()A地震多发地区往往地热资源丰富B寒潮形成的低温可杀死一些越冬害虫C条件适宜的荒漠地区边缘植树种草D地壳物质循环过程中形成丰富的矿产资源34.【解析】第 3 题,过度放牧是对草场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人为造成沙漠化严重。 华北地区的洪涝、西南地区的地震、新疆的冻灾都不是资源利用不合理而引起的。 第 4 4、,一般损坏农房 1 730 户 3 949 间;直接经济损失 元。 据此完成 56 题。 5有关某一地区农作物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的叙述,正确的是()A受灾面积就是成灾面积B成灾面积不一定属于受灾面积C受灾面积一定大于成灾面积D受灾面积一定包括成灾面积6广西洪水灾情报告所采用的指标正确的为()A受灾人口、受灾面积、饮水困难B绝收面积、海水养殖损失、沉损船只数量C成灾面积、经济损失、盐碱化面积D死亡失踪人数、受灾农田、淡水水库受灾面积56.【解析】第 5 题,农作物受灾面积是指农业生产中栽种的各种植物因灾害造成的减产或绝收面积数量。 其中造成农作物减产三成以上的面积数为成灾面积。 因此受灾面积一定包括成灾 5、面积。 第 6 题,洪水灾害对饮水困难、沉损船只影响不大,更不会带来盐碱化。 但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农田受灾和淡水水库受灾。 【答案】 11 月 11 日,强台风“海燕”袭击菲律宾,造成 2 000 多人遇难,并造成重大财产损失。 据此回答 78 题。 7关于热带风暴造成的经济损失,叙述正确的是()A只有直接经济损失,没有间接经济损失B间接经济损失通常大于直接经济损失C商贸金融的损失属于直接经济损失D台风灾害的经济损失远少于地震灾害8如果同样级别的强热带风暴发生在非洲沿海,造成的人员伤亡可能()A更大 B更小C一样大 D无法比较78.【解析】第 7 题,任何灾害所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具有涉及面广、隐蔽性强的 7、明该地地震的破坏较小C地数值大说明该地发生地震的频率高D地数值小说明该地地震时建筑受损小10新疆地区每年约有 3 万次地震,但其损失小于其他同等频度的地区,主要原因有()A经济落后,地震损失较小B人多地少,人口密度较大C科技发达,抗震能力较强D地势平坦,避震设施较好910.【解析】第 9 题,从题干知,地震动峰值加速往往用烈度值(烈度为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为换算,而影响烈度的因素主要有震级的大小、建筑物的防震强度等,综合分析,答案应选 D。 第 10 题,新疆地区经济落后,地震后产生的经济损失较小;地广人稀,人口密度较小;地震多发地多为山区,人口分布少,使得其损失小于其他同等频度的地区。 最新海 9、自然灾害基本的构成条件,是一次自然灾害。 第(2)题,自然灾害造成的影响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自然资源与环境的破坏,材料中主要体现了对人员的伤害和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自然资源与环境的破坏方面没有体现。 第(3)题,采取措施可从灾前预报、灾害管理等方面分析。 【答案】(1)是。 具备了自然异变作诱因和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两个条件。 (2)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自然资源与环境的破坏。 (3)提前预报,及时做好防范措施,提高抗灾能力,加强灾害管理。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我国 2014 年 6 月 29 日 20 时到 6 月 30 日 20 时的全国降水量分布图,部分地区。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5课时作业1.1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Word版含解析
相关推荐
2、团上撒上了烟灰,被神父发现。 使得 12 岁的他提前离开了学校,年龄太小且家庭贫穷使得他只能随母亲在车站的食堂里负责烧茶炉。 7保尔为什么结束了他的工作。 答: 因为跟着布尔什维克走了 且他憎恨那些斯压究人的店老板,厌恶那些花天酒地的有钱人。 8保尔的第一支武器是从哪来的。 答: 红军悄悄地将多余的枪无偿发放给村里人,保尔就领了一支。 9保尔为什么和冬妮娅绝恋。 答:
开,两球分别带电多少。 问题三: ( 1)思考 a:金属为什么能够成为导体。 ( 2) 【演示】 思考 a:把带正电荷的球 C移近导体 A,箔片有什么变化,现象说明了什么呢。 然后又移走 C 呢。 思考 b:如果先把 A和 B 分开,然后移开 C,箔片什么变化,这种现象又说明什么呢。 思考 c:在上一步的基础上,再让 A 和 B 接触,又会看到什么现象呢。 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呢。 (
2、然”来“消灭”自然灾害B我们应该趋利避害、化害为利,将自然灾害的损害降到最低C自然灾害和其他事物一样具有双重性,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它D人类文明是在与各种天灾人祸的抗争中发展起来的【解析】人类应该利用智慧了解自然变化的科学规律,掌握趋利避害、化害为利的本领,将自然灾害的损害降低到最小的程度。 【答案】 8 月中旬,四川暴雨不断,导致山谷中发生严重的地质灾害,致使道路损毁中断
3、并伴有暴雨,两天后吹西南风,风力减弱,说明该系统在()A向东南移动 B向西北移动C向西南移动 D向东北移动34.【解析】第 3 题,该天气系统为 7 月份在北太平洋海域出现的逆时针涡旋,应为热带气旋,中心气流辐合上升,带来大量降水;梅雨天气是由于冷暖气团交汇,势力相当,形成江淮准静止锋形成的。 第 4 题,先吹东北风,说明台风中心在宁波西南方,后吹西南风,说明台风中心在东北方
的结论,引导学生得出:导线切割的越快,磁铁插拔的越快,变阻器滑片移动的越快,感应 电流越大,对应的感应电动势越大。 三种情况的共同的特点是闭合回路磁通量变化的越快, 感应电流越大,对应的感应电动势越大。 回顾历史,给出规律 教师指出 :纽曼、韦伯在对理论和实验资料进行严格分析后先后指出,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跟穿过这一电路的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 ,后人称之为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板书)
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以及电磁波的性质。 那么怎样利用电磁波来传递各种信号呢。 下面我们便来学习无线电波的发射。 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学生通过复习电磁 波一节的内容可以得到正确答案): 【问题 1】:有效的向外发射电磁波的条件是什么。 ( 1)要有足够高的振荡频率,因为频率越高,发射电磁波的本领越大。 ( 2)振荡电路的电场和磁场必须分散到尽可能大的空间,才有可能有效的将电磁场的能量传播出去。